第1章 Authorware 7概述
1.1 Authorware主要功能
1.2 Authorware 7的軟硬件環(huán)境
1.2.1 硬件環(huán)境
1.2.2 軟件環(huán)境
1.3 Authorware 7的啟動與退出
1.3.1 啟動Authorware 7
1.3.2 退出Authorware 7
1.4 Authorware 7工作窗口
第2章 Authorware 7基本操作
2.1 實例引入
2.2 演示窗口的屬性設置
2.3 顯示圖標的建立
2.4 設計圖標的編輯
2.4.1 插入設計圖標
2.4.2 選擇設計圖標
2.4.3 刪除設計圖標
2.4.4 設計圖標的復制與移動
2.4.5 設計圖標的重命名
2.4.6 調整流程線上設計圖標的位置
2.5 文件的打開與保存
2.5.1 打開文件
2.5.2 保存文件
2.6 程序的運行與調試
2.6.1 運行程序
2.6.2 調試程序
第3章 文本與圖形圖像的編排
3.1 文本顯示與編輯
3.1.1 直接錄入文本
3.1.2 導入文本文件
3.1.3 文本格式化
3.2 圖形顯示與編輯
3.2.1 認識繪圖工具箱
3.2.2 線型、填充樣式及繪圖顏色
3.2.3 直線的繪制與編輯
3.2.4 橢圓的繪制與編輯
3.2.5 矩形和圓角矩形的繪制與編輯
3.2.6 多邊形的繪制與編輯
3.2.7 對象編輯
3.3 外部圖片的導入
3.3.1 系統(tǒng)支持的圖片文件格式
3.3.2 導入外部圖片
3.3.3 外部圖片編輯
3.4 對象顯示層次
3.5 重疊模式
3.5.1 重疊模式的設置
3.5.2 重疊模式的類型
3.6 過渡效果
3.6.1 過渡效果的設置
3.6.2 過渡效果舉例
3.6.3 顯示屬性設置
3.7 顯示對象的初始定位與可移動性
3.7.1 對象定位的基本操作步驟
3.7.2 對象的Positioning(位置)屬性
3.7.3 對象的Movable(可移動)屬性設置
3.8 對象嵌入與對象鏈接
第4章 擦除、等待、群組和計算圖標的運用
4.1 擦除圖標的使用
4.1.1 擦除圖標的建立
4.1.2 擦除圖標的屬性設置
4.2 等待圖標的使用
4.2.1 等待圖標的建立
4.2.2 等待圖標的屬性設置
4.2.3 調整“暫??刂啤卑粹o和計時時鐘的位置及尺寸
4.2.4 自定義“暫??刂啤卑粹o
4.3 群組圖標的使用
4.3.1 群組圖標的基本概念
4.3.2 群組圖標的建立
4.3.3 群組圖標的屬性設置
4.4 計算圖標的使用
4.4.1 計算圖標的建立
4.4.2 在計算窗口中編寫程序代碼
4.4.3 計算圖標的屬性設置
第5章 創(chuàng)建動畫
5.1 移動圖標的基本操作
5.1.1 創(chuàng)建動畫的基本操作
5.1.2 移動圖標的屬性設置
5.2 Direct to Point動畫方式
5.3 Direct to Line動畫方式
5.4 Direct to Grid動畫方式
5.5 Path to End動畫方式
5.6 Path to Point動畫方式
第6章 媒體播放
6.1 播放聲音
6.1.1 播放聲音的基本操作
6.1.2 聲音圖標的屬性設置
6.1.3 插入多個聲音圖標
6.1.4 聲音播放控制
6.2 播放數字電影
6.2.1 數字電影的導入
6.2.2 數字電影圖標的屬性設置
6.3 播放數字視頻
6.3.1 播放數字視頻基本配置
6.3.2 數字視頻圖標的屬性設置
6.4 播放GIF動畫
6.4.1 導入GIF動畫
6.4.2 GIF動畫的屬性設置
6.5 播放Flash動畫
6.5.1 導入Flash動畫
6.5.2 Flash動畫的屬性設置
第7章 創(chuàng)建交互響應結構
7.1 交互響應結構的基本概念
7.1.1 交互響應的基本概念
7.1.2 實例引入
7.2 交互圖標的使用
7.2.1 交互圖標的基本功能
7.2.2 交互圖標的屬性設置
7.3 創(chuàng)建交互響應結構
7.3.1 交互響應的類型
7.3.2 創(chuàng)建響應分支及其屬性設置
7.4 按鈕響應
7.4.1 按鈕響應的屬性設置
7.4.2 按鈕編輯器的使用
7.4.3 設計實例
7.5 熱對象響應
7.5.1 熱對象響應的屬性設置
7.5.2 設計實例
7.6 熱區(qū)響應
7.6.1 熱區(qū)響應的屬性設置
7.6.2 設計實例
7.7 文本輸入響應
7.7.1 交互文本區(qū)域屬性對話框的屬性設置
7.7.2 文本輸入響應屬性對話框的屬性設置
7.7.3 設計實例
7.8 嘗試限制響應
7.8.1 屬性設置
7.8.2 設計實例
7.9 時間限制響應
7.10 條件響應
7.10.1 屬性設置
7.10.2 設計實例
7.11 下拉菜單響應
7.11.1 屬性設置
7.11.2 設計實例
7.12 目標區(qū)域響應
7.12.1 屬性設置
7.12.2 設計實例
第8章 創(chuàng)建框架結構
8.1 創(chuàng)建框架結構基本操作
8.1.1 框架結構的基本概念
8.1.2 創(chuàng)建簡單的框架結構
8.2 框架圖標
8.2.1 框架圖標的內部結構
8.2.2 框架圖標屬性設置
8.3 導航圖標
8.3.1 返回剛瀏覽過的頁
8.3.2 框架內部跳轉
8.3.3 任意跳轉
8.3.4 計算跳轉
8.3.5 文本查詢
8.4 自定義框架結構的建立
8.4.1 自定義導航的基本操作
8.4.2 設計實例
8.5 超文本鏈接
8.5.1 超文本鏈接的基本操作
8.5.2 設計實例
第9章 創(chuàng)建判定結構
9.1 順序分支結構
9.1.1 創(chuàng)建順序分支的基本操作與屬性設置
9.1.2 設計實例
9.2 任意隨機分支結構
9.2.1 創(chuàng)建任意隨機分支的基本操作
9.2.2 設計實例
9.3 不重復隨機分支結構
9.4 計算分支結構
9.4.1 創(chuàng)建計算分支的基本操作
9.4.2 設計實例
第10章 變量與函數的使用
10.1 變量
10.1.1 自定義變量
10.1.2 系統(tǒng)變量
10.1.3 變量的數據類型
10.2 運算符與表達式
10.2.1 運算符
10.2.2 表達式
10.3 使用變量及表達式的途徑
10.3.1 在計算窗口中使用變量及表達式
10.3.2 在附加計算窗口中使用變量及表達式
10.3.3 引用變量的使用
10.3.4 在演示窗口中顯示變量值
10.3.5 變量對話框的使用
10.4 系統(tǒng)函數
10.4.1 系統(tǒng)函數的分類
10.4.2 系統(tǒng)函數的使用方法
10.5 基本語句
10.5.1 條件語句
10.5.2 循環(huán)語句
第11章 知識對象
11.1 知識對象概述
11.2 知識對象的分類
11.3 知識對象的使用
第12章 程序的打包與發(fā)布
12.1 程序的打包
12.1.1 打包的基本操作
12.1.2 Xtras的組織發(fā)布
12.1.3 外部文件的組織發(fā)布
12.2 程序打包與組織發(fā)布的集成
12.2.1 打包與發(fā)布的基本操作
12.2.2 打包與發(fā)布選項設置
12.3 庫的使用
12.3.1 庫的建立
12.3.2 庫窗口的使用
12.3.3 庫圖標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