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富源,1945年生,江蘇海安人,1969年生,江蘇海安人,1969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現(xiàn)為安徽師范大學經濟法政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導師組組長,安徽省級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帶頭人,安徽省高?!皟烧n”指導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事理,中國人學學會理事。主要從事哲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人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出版獨撰和合作著作12部,發(fā)表論文130多篇。代表性論著有:《形上智慧論——哲學的當代沉思》、《實踐主導論——哲學的前沿探索》、《哲學研究》、《地理環(huán)境與人類社會》、《以勞動力基礎把握社會發(fā)展的自然歷史過程》等。本書以是當代中國現(xiàn)實為立足點,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批判繼承近現(xiàn)代西方人學思想和中國傳統(tǒng)人學思想的基礎上,就人學的若干重大理論問題展開論述,提出了不少新鮮見解。作者主張,“哲學是以伙中心的世界觀理論,人學是關于人自身一般本性的理論”。評說歧見,博采眾長,闡明應持的觀點。針對許多重要理論問題上,古今中外就有許多不同的觀點,作者對這些觀點逐一進行了分析,指出不能用人的某一本特性來界定人的本質,人的本搟是人的生理本質特性、心理本質特性和社會實踐本質特性所構成的整體,其中社會實踐是人的主要本質特性,是人的本質的生成根據(jù)。堅持了關于人學理論研究與人的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相結合的原則。書中從理論上論述了人的需要和利益追求是人的活動的內人動力,接著就如何利用利益激勵機制,調動勞動者的社會主義積極性的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的說明。由于本書貫徹了人的基本理論研究與人的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相結合的原則,因而在內容的展開中洋溢著時代氣息,勃發(fā)著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