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備課的一般問題
1.1 備課的意義
1.2 備課的實質
1.3 備課的類型
1.4 備課應注意的基本問題
1.5 備課的內容
2 鉆研教材技能訓練
2.1 鉆研教材的意義
附:對待教科書的態(tài)度
2.2 鉆研教材的要求
3 了解學生技能訓練
3.1 了解學生的意義
3.2 了解學生的內容
3.3 了解學生的方法
4 選用教學方法技能訓練
4.1 選用教學方法的意義
4.2 常用教學方法的分類和應用
附1:講演法及其運用指南
附2:談話法運用實例
4.3 現代教學方法改革中涌現出的部分影響的教學方法
4.4 教學方法的特點與選用教學方法應注意的基本問題
4.5 選用教學方法的程序
5 制定學年、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技能訓練
5.1 學年、學期教學進度計劃的構成
5.2 制定學年、學期教學進度計劃的要求
附1:學期教學進度計劃范例
附2:學期教學進度表
附3:制定學年、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技能訓練的參考措施
6 制定單元教學計劃技能訓練
6.1 單元教學計劃的構成
6.2 制定單元教學計劃的要求
附1:《孔乙已》、《范進中興》、《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的單元教學計劃
附2:制定單元教學計劃技能訓練的參考措施
7 編寫教案(課時教學計劃)技能訓練(上)
7.1 教案的構成
7.2 教案的格式
7.3 教案的編寫過程及編寫教案的基本要求
7.4 課堂教學目標設計技能訓練
7.5 教學內容設計技能訓練
7.6 課型設計技能訓練
7.7 課堂教學時間設計訓練
7.8 教學信息量設計技能訓練
7.9 教學節(jié)奏設計技能訓練
7.10 課堂教學結構設計技能訓練
附:巴班斯基關課堂教學結構最優(yōu)化的標準及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方法體系
7.11 課堂教學模式選擇技能訓練
8 編寫教案(課時教學計劃)技能訓練(下)
8.1 各種課型教學結構設計技能訓練
8.2 若干學科教學結構設計技能訓練
附1:《泊船瓜州》教案
附2:《古詩二首》教案
附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附4:《電磁感應現象》教案
附5:《元朝的社會經濟和社會矛盾》教案
附6:《四川盆地》教案
附7:小學美術活動課教學設計思路與指導策略
附8:《一盤水果》教案設計
8.3 啟發(fā)式教學結構、程序設計技能訓練
8.4 復式教學教學結構設計技能訓練
8.5 課堂練習設計技能訓練
8.6 設計編寫教案應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