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以法治為主題,論述中國走法治道路的艱辛征程。正如屈原《離騷》所云:"路曼曼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法治為治國方略,法治社會是法治化的現(xiàn)代文明社會。中國有多少代志士仁人,為探索法治道路,實現(xiàn)法治社會,夢寐以求。自清末以沈家木為首的法治派人士,變法修律,引進西方現(xiàn)代法律制度,百余年來,前赴后繼,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皆未能實現(xiàn)。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以董必武為法治旗手的一大批黨內外人士,推行法治,不遺余力。由于人民共和國誕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土壤,先天不足,后天失調,舉步維艱。1957年下半年起,法律虛無主義猖狂肆虐,極左思潮泛濫成災,"文革"中更是登峰造極,將僅有的法治成就化為烏有。物極必反,改革開放以來,經過撥亂反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各項建設,其中句括法治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為全世界所矚目。但構建法治大廈決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跳而就,仍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