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成文的大多數篇目,曾經是有過數十次食耳即通過講的方式與大學生、研究生、干部以及同好們面對面交流過的,這當然緣于作者的教師職業(yè)。語言與文字是有些區(qū)別的。文字,植根于肚才,語言還要仰仗于口才。有人說文字是直流電,緣于心而付付諸筆,是自我加工。語言是交流電,出諸已而付諸人,需人際的互動。從直流電到交流電需要一個變壓器,即內容的可聽性與易聽性,而將講稿變?yōu)橹v授,再將講授重新還原為書稿,不是水變冰、冰再還原為水的循環(huán),應當是籽開花,花結籽的衍變。本書分為歷史的足音、理論的思考、文化的探尋、法律的審視四個部分,都與發(fā)財之道、牟利之訣沒有什么直接關聯,卻仍然與知音者的心靈可以有溝通。因為縱貫全書,以時間即歷史為經,以文化為續(xù),交織成自己的文字網絡。而歷史沉淀為現在,文化總伴隨人生。要想與歷史、文化徹底絕緣,就猶如用手提著自己的頭發(fā)想離開地球一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