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本書共選錄自惠特曼至今的美國現代和當代詩人三十九人的詩歌作品共計五十五首。在詩人和詩歌作品的選擇方面,堅持以下原則:選擇的詩人和詩歌作品在美國文學現當代各個發(fā)展時期、不同流派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選擇一定數量的黑人詩人及其詩作;少數在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成就豐碩的作家如有不俗的詩歌作品也適當收錄,如斯蒂芬·克萊恩等。一般說來,每位詩人選詩一至二首,個別詩人選詩三至四首。此外,本書的編寫參考了近年來美國著名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相關的文學課程和文學寫作課程中作家作品選擇的傾向,本書所選錄的詩人及詩歌作品多為美國目前大學有關教材中收錄的,少數詩作的收錄則根據具體詩歌的內容做出選擇。每位詩人詩作的選擇首先考慮其代表性,所選錄的詩歌作品大多為詩人的主要作品;其次也考慮本書所收錄內容盡量不與國內已經出版的英語詩歌選集或教材的收錄內容重復。因此,其中所收錄的部分詩歌作品可能在國內介紹較少或未見。如瑪吉·皮爾西的TheSecretaryChant,莎倫·奧爾茲的TheDeathofMarilynMonroe,麗塔·達芙的Used以及蘭德爾·賈雷爾的TheWomanattheWashingtonZoo等詩作反映的都是當代美國社會的女性在方方面面的思考和反應以及男性詩人對女性社會現狀的關注;而保羅·勞倫斯·鄧巴的WeWeartheMask,達德利·蘭德爾的BalladofBirmingham,梅雅·安吉洛的TheseYetToBeUnitedStates及其他黑人詩人的作品則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就不同的社會事件或問題抒發(fā)自己對美國社會、民權斗爭及種族平等等問題的看法;卡爾·夏皮洛的AutoWreck和詹姆斯·迪基的TheLeap等詩作則由對日常生活中具體事件的描寫轉向有關生與死的抽象思考,抒發(fā)了當代人對生活原有意義的看法。所選的詩作不但涉及的題材多樣,覆蓋面廣,緊密聯系社會現象,而且其表現手法新穎獨特,富有創(chuàng)造性,有助學習者了解美國現當代詩歌的發(fā)展軌跡和美國文學的多元特征,使學習者得以從不同視角來觀察美國社會現象,認識美國社會、文化和文學。本書在編排上有以下特點:1.詩人與詩作原則上按詩人生活的年代先后為序編排,每位詩人的介紹分為詩人簡介,詩歌選讀、問題討論和詩歌評析四個部分。詩人簡介涉及其生平、主要作品、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風格等。2.所選詩歌所附的問題供學習者用以討論或自行回答,旨在幫助學習者較為深入詳盡地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詩歌所表現的主題和意義、詩歌的風格和表現手法。3.每首詩歌附有一段簡潔的詩歌評析,長度為200—800英語單詞不等,學習者可以在獨立回答詩歌后所附的問題以后,參考詩歌評析,提高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增進對英語詩歌的興趣和愛好。4.編者為詩人簡介或詩歌評析附上語言較為簡易通俗的漢語譯文,以利學習者進一步加深對英語詩歌的理解和欣賞。本書的編寫參考了近年美國大學使用的文學教材和美國權威的文學選集如NORTON;HEATH;BEDFORDINTRODUCTIONTOLITERATURE等的較新版本,適當加以編輯調整,力爭保持原文的準確性,以幫助學習者較為深入地理解和欣賞美國詩歌,了解美國大學專業(yè)教材中詩歌批評的做法和方法,提高學習者對詩歌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增進對英語詩歌的興趣和愛好。因此,本書可供本科院校英語專業(yè)用做英語詩歌選修課程的教材或供英語專業(yè)學生自學,也可供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廣大英語愛好者使用。本書的編寫一是出自編者對英語詩歌的興趣和愛好,二是為本校英語系開設英語詩歌選修課程之需。編者深知英語詩歌的學習不易,美國現當代詩歌更是一個異彩紛呈卻又不易探索的領域。本書的編寫只是一種學習和嘗試,錯誤和不夠之處在所難免,還望方家指正和讀者朋友見諒。編者在本書的整個編寫過程中得到南京理工大學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鼓勵,復旦大學出版社的同志們給予熱情的幫助和指教,特別是倪琴芬老師在本書的修改、審校過程中費盡心力,在此謹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編者2004年6月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