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拙作《長沙窯珍品新考》1999年發(fā)表,于2000年獲國家圖書最高獎——“中國圖書獎”殊榮,在文物博古界、古陶瓷研究界引起較大反響。它揭開了長沙窯裝飾藝術的神秘面紗,提升了長沙窯在世界古陶瓷史上的歷史地位,推動了新一輪長沙窯熱的興起。2002年長沙市申報長沙窯遺址為世界文化遺產;2003年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年會暨長沙窯國際研討會即將在長沙召開;此前長沙窯研究會宣告成立;一部全面反映長沙窯研究成果的大型畫冊已列入2004年出版計劃。以上有關長沙窯的大事,本人是推動者和參與者。當然,《長沙窯珍品新考》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為它是一個新的平臺。拿起筆寫第二部長沙窯專著,一是因為從1999年第一部截稿至今,又有大量資料積累,又有新的面紗被揭開,又有新的課題待研究。二是因為我力薦和力爭的長沙窯國際研討會將在長沙召開,我拿什么禮物去見我最想見的老師們?還是再交一份作業(yè)請專家們批改吧!三是天公作美,“非典”肆虐期間我在上海做腎切除手術,病休之時正是我靜下心來思索和筆耕的最好時機,其中有多少完成課題的歡愉,沖淡了病魔對軀體和精神的摧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長沙窯這座偉大的藝術王國把我吞沒了,它那帶有異國情調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已滲入我的血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