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山水散文的萌芽時代略早于山水詩歌的萌牙時代——東漢時,張衡和仲長統(tǒng)已寫出了初具雛形的山水散文;而山水詩的出現(xiàn),則在三國時,以曹操的《觀滄?!窞榇怼I剿⑽牡某霈F(xiàn),以文人恐懼官場傾軋、希望隱居山林田園以全身遠禍有關,這也與山水詩的之所以產生有些類似。當文人投身大自然之中時,他們發(fā)現(xiàn)了山林田園的美——這也與生產力的日漸提高、人們對自然景觀逐漸親和密不可分有關——于是情不自禁地歌頌地自然山水田園寧靜樸素的美?,F(xiàn)、當代的作家、學人,現(xiàn)出了不少堪與古人媲美的山水華章。細讀之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文字怎樣千變萬化,都可以從古代山水散文中找到師承。這不是厚古薄今,文學的發(fā)展本來就是一個繼承、揚棄的過程。古人的作品之所以能歷經時間的考驗流傳至今,乃是因為它們本身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山水中自有清韻,人們自能得到美的熏染;山水散文中自有美的意蘊,人們自能獲致美的陶冶。但愿這本小書能給讀者帶去一縷美的清風,進而能使讀者在真山真水中領略山水清韻,那么,我們這番“臥游山水”的工作也是有意義的了。 ——W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