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世界哲學成中英文集(共四卷)

成中英文集(共四卷)

成中英文集(共四卷)

定 價:¥198.00

作 者: 李翔海
出版社: 湖北人民
叢編項: 成中英文集
標 簽: 文集

ISBN: 9787216046473 出版時間: 2006-05-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16開 頁數: 1610 字數:  

內容簡介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成中英經常來中國內地訪問講學,成為國內學界所熟知的當代學者,成中英的一些論著也陸續(xù)在漢語學界發(fā)表。共有四卷的《成中英文集》則是出版成中英學術論著規(guī)模最為集中的一次。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文集收錄的基本上是成中英用中文發(fā)表的專著和論文,其大量的英文論著沒有能夠包括在其中。 第一卷《論中西哲學精神》,收錄了成中英分論和比較中西哲學精神的專著《世紀之交的抉擇——論中西哲學的會通與融合》的主體部分和另外十篇文章。文章可分為三組:(一)中國哲學的特質;(二)西方哲學的特質;( 三)中西哲學比較。 第二卷《儒學與新儒學》,此集全部由論文輯成,收錄了成中英論述儒學與現(xiàn)代新儒學的發(fā)展歷程、理論特質以及未來走向的主要論文,比較全面地展示了成中英的儒學觀與現(xiàn)代新儒學觀??煞譃槿M:(一)儒學與現(xiàn)代新儒學發(fā)展歷程中主要代表人物思想學說研究;(二)儒學與現(xiàn)代新儒學的主要論域與基本理論特質;(三)儒學的當代意義與未來走向。 第三卷《倫理與管理》,收錄了成中英將本體詮釋學的文化理念運用于 “倫理”與“管理”以使價值理想得以貫注于現(xiàn)代社會與人生方面的專著《 C理論——易經管理哲學》和另外八篇論文。論文可分為兩部分:(一)中國倫理的理論特質與現(xiàn)代轉化;(二)華人管理本土化的理論架構。 第四卷《本體詮釋學》,此集全部由論文輯成,收錄了成中英闡釋本體詮釋學基本理論及其以本體詮釋學為理論框架來梳理、分析中西哲學的論文二十五篇,是目前能夠見到的最為完整的成中英論述本體詮釋學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了成中英本體詮釋學的理論創(chuàng)獲。論文可分為三部分:(一)本體詮釋學基本理論的闡釋;(二)本體詮釋學與西方哲學;(三)本體詮釋學與中國哲學。

作者簡介

  成中英,著名美藉華裔學者,第三代現(xiàn)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35年9月出生,祖籍湖北陽新,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現(xiàn)為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國際中國哲學會創(chuàng)會會長、國際《易經地》學會會長、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中國哲學系季刊)主編。主要著作有《論中西哲學精神》(又名《世紀之交的抉擇》)、《儒家與新儒家哲學的新維度》(英文版)、《合外內之道:儒家哲學論》、《C理論:中國管理哲學》、《當代中國哲學》(英文版)等,發(fā)表中外文論文一百余篇。其主要研究領域是儒家哲學與中西哲學比較。他所創(chuàng)立的“本體詮釋學”的哲學理論,在海內外產生了相當廣泛的影響。

圖書目錄

成中英文集:一卷 論中西哲學精神
 (一)
  中國哲學的特性
   西洋早期研究中國哲學的錯誤
   先儒家時期的原型觀念 
   儒家的傳統(tǒng)
   道家的傳統(tǒng)
   中國佛學的傳統(tǒng)
   在現(xiàn)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略)
   中國哲學的四個特性
   作為內在的人文主義的中國哲學
   作為具體理性主義的中國哲學
   作為生機的自然主義之中國哲學
   作為自我修養(yǎng)實效主義的中國哲學
   結論
  科學真理與人類價值
   前言
   一、科學帶給人類的雙重疑懼
   二、20世紀科學與價值的沖突
   三、有關科學真理與人類價值(善)的四個基本問題
   四、科學真理的物質與范圍
   五、科學真理的客觀性及可修正性
   六、科學真理的中立性與工具性
   七、部分真理與全部真理
   八、價值真理及其衡量的標準
   九、真理的層次問題
   十、科學真理與善的關系
   十一、科學真理之發(fā)展與善之維持
  當代英美哲學與科學知識
  當代人類的危機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價值
  21世紀:中西文化的融合與中國文化的世界化
   西方文化能夠超越西方歷史嗎?
   文化理念能夠脫離意識形態(tài)嗎?
   沖突文化與融合文化:為什么西方文化需要中國文化?
   現(xiàn)代西方的四種思維偏向:為什么西方思想需要中國哲學(第五種思維)?
   自我反思與自我提升:中國哲學理性的重建
   論思想的普遍性與普遍化問題
   推動中國文化的世界化與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化
  文明對話的價值層次:自我批判、理性認識、倫理整合與價值創(chuàng)新
   文明的挑戰(zhàn)
   文明的理性
   對話的文明
   理性的整合
   創(chuàng)造價值:理論與實踐
  回歸未來:從康德、海德格爾到孔子
   ……
 (二)世紀之交的抉擇--論中西哲學的會通與融合
 附錄
 后記
成中英文集:二卷 儒學與新儒學
成中英文集:三卷 倫理與管理
成中英文集:四卷 本體詮釋學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