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毛澤東》一書,是由竹內實執(zhí)筆,武田泰淳審校的。在編譯過程中,我們感到本書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注重以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和毛澤東的革命實踐活動為背景,研究詩人毛澤東的傳記。作者認為,不了解毛澤東寫每一首詩詞的背景,那是讀不懂他的詩作的。敘述歷史和個人傳記的目的,就在于幫助讀者理解毛澤東的詩詞。于是,他們要求自己把這本書寫得盡可能詳細一些,以便得到日本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的喜愛。同時,使這本書真正成為一部讀者不需要查找其他參考書就能看懂并感到親切的詩人毛澤東傳。詩詞鑒賞部分的構思也很巧妙。它包括賞析、注釋和詩詞大意幾個部分。第二,結合中國詩史對毛澤東的詩詞進行了有益的分析和探討。作者認為,毛澤東的詞在氣勢宏偉和感情豪放方面,繼承了豪放的體系,但是在本質上與婉約派有共同之處??梢哉f,毛澤東從兩派最突出的長處中吸取了營養(yǎng),把自己的作品精煉到更高層次的詩境。應該說,作者的這種看法是很有見地的。為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毛澤東的詩詞,作者在詩詞的注釋上是下了功夫的。注釋部分用十分通俗的語言,逐字逐句地進行了比較準確的解釋。而且常常引經據典,聯絡出不少耐人尋味的故事。第三,引用了較為豐富翔實的史料。作者在敘述歷史背景和毛澤東的革命實踐活動以及對詩詞作注釋時,利用了大量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