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東亞國家沒有盲目照搬西方模式,而是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發(fā)展道路,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取得了杰出成就。作者從東亞的立場和觀點出發(fā),力求客觀地反映、科學地解釋東亞社會變革本身提供的全新的現(xiàn)象和見識。全書圍繞“東亞社會的結構與變革”這一主題,就東亞區(qū)域意識與文化價值,階級階層結構的變遷,社會網絡構成的變化,種族、宗教關系的演進與調適,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不平衡,市民社會的興起,非政府組織的地位與作用等重大問題展開多層面、多角度的分析和論述,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觀察和富有創(chuàng)見的思考。 東亞研究正在成為學術界的一個熱點,其重要性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顯現(xiàn)。本書重視把握和提煉東亞政治社會發(fā)展獨特的性質和經驗。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政治社會發(fā)展道路,而不是盲目照搬西方模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東亞國家在發(fā)展實踐中獲得的一條重要經驗。本書的作者都是東亞人,他們從東亞的立場和觀點出發(fā),力求客觀地反映、科學地解釋東亞社會變革本身提供的全新的現(xiàn)象和見識。有的研究甚至直接把西方作為參照系。作者簡介: 李文,男,1957年生。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在南開大學社會學系任教多年。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員、政治社會研究室主任。治學領域廣闊,涉及社會學、歷史學及國際政治學。近年來致力于東亞政治社會轉型和東亞共同體形成方面的研究,主持中國社科院“亞太地區(qū)政治社會轉型”重點學科建設。最近出版的學術專著有:《武士階級與日本的近代化》、《東亞社會變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