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ㄒ唬┙Y繩書《周易-系辭下》云:“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莊子·且去篋篇》云:“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边@些話說明在遠古時代,生產力非常低下,采用原始、簡陋的生產工具,先民們?yōu)榱私涣魉枷?、傳遞信息,有過結繩記事的階段。鄭玄在其《周易注》中也云:“古者無文字,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崩疃瘛吨芤准狻芬毒偶乙住分幸苍疲骸肮耪邿o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zhí)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睆墓湃说挠涊d看來,結繩是幫助記憶或是示意記事的方法,同時也是互相制約的手段。當時的先民們?yōu)榱擞涊d某種經驗、傳播某種知識、記錄某個事件,就在繩索上打起許多大小不同的結,打結的方法也不甚相同,事情就這樣被記錄下來。雖然簡單,比單憑記憶要牢靠多了。事實上,許多民族在其自身的發(fā)展史上,都曾有過結繩或類似結繩記事的時期,這大概是人類初期通行的一種進行交流的方法。我國云南的傈僳族、哈尼族、古時的韃靼族、以及臺灣的高山族等,都曾流行過結繩記事或類似結繩記事的方法。圖1-1即為我國傈傈族過去所使用的結繩記事的圖片。“外國如波斯、秘魯,也流行過此法。尤其是秘魯人,據說對結繩非常考究。他們在一條主要繩索上,系上各種不同顏色的細繩,用以記錄不同的事物。如紅繩代表軍隊,黃繩代表黃金,白繩代表白銀,綠繩代表糧食。繩子上再打結,以代表不同的數目。他們打一個單結代表十,兩個單結代表二十;一個雙結代表一百,兩個雙結就代表二百?!保▓D1-2)(李致忠《中國古代書籍史》)秘魯人的結繩方法很完整,比傈僳族的要復雜多了?!敖Y繩的作用在于以一定的繩結和一定的思想聯(lián)系起來,有了‘約定俗成’的作用,所以能夠成為交流思想的工具。結繩可以保存,可以流傳,所以結繩在某種意義上講,就具有了后來書籍的作用,而成為文字發(fā)生的先驅?!保▌x《中國書史簡編》)“……掛上許多直繩,拉來拉去的結起來,網不像網,倒似乎還可以表現較多的意思。我們上古的結繩,恐怕也是如此的罷?!保斞浮肚医橥るs文·門外文談》)從這些話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結繩已經具有了某種書籍的作用,雖然它“不是書契的祖宗”,與文字的產生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它是示意的,表明一定的內容,為以后文字的產生,從意義上提供了前提。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