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是20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而且可以說是雖長期遭到冷遇或攻擊,晚年其思想理論卻得到尊重和承認最多的一位。哈耶克人生和學術經歷豐富,早年在當時學術和藝術氣氛濃厚的維也納浸染甚深,早露鋒芒;二戰(zhàn)前輾轉英國倫敦經濟學院任教,曾與聲望正隆的凱恩斯論戰(zhàn);二戰(zhàn)后又轉赴美國,在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任教,孜孜不倦,五十歲以后還有多部巨著問世。他眼界寬廣,見識精湛,不僅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在政治和道德哲學、社會理論、法哲學、思想史等領域內也都有豐厚的研究成果。但是,他的研究領域和方法雖然多變,有似“狐貍”,基本的問題意識和理念卻似“刺猬”一般執(zhí)著一貫。在某種意義上,哈耶克的生活和著述可以說是20世紀的一個見證。 對哈耶克的思想國內外已多有研究。而永翔的《心智、知識與道德》一書選擇從不僅國內學界比較忽視、西方學界也較少注意、同時又相當復雜難解的哈耶克心智理論的角度出發(fā),對其道德哲學的基礎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可以說為國內外哈耶克研究展現(xiàn)了一個新的視角和途徑。 為寫此書,永翔對哈耶克原著及對他的研究的原文資料搜羅甚全,梳理甚細,直接從外文下手,所用資料翔實可靠。在充分占有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他也發(fā)揮了自己的思想沖力和哲學悟性,并使之落實到縝密分析的層次之上,邏輯清晰,環(huán)環(huán)入扣,寫作規(guī)范,注釋詳盡,有一種總體關照的眼光,并在多處顯示出自己的獨到見解。總體上說,是一部功底扎實、富有卓見、不可多得的論著。 但是,有的涉及現(xiàn)代性甚或人性之復雜乃至陰深的問題似未進入哈耶克的視野,比方說,在哈耶克那里,尚缺少韋伯面對現(xiàn)代性的那樣一種緊張和焦慮,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局限性?或何以會如此?我想似可在今后進一步的研究中予以留意和挖掘。 永翔來自徒家,童年放浪于湖湘山水,在大學本科原學計算機,后又研政治學,讀博士則轉入倫理學,等于從自然科學轉入社會科學,又轉入人文學科,且其在行動領域也曾表現(xiàn)出頗強的興趣和能力,但又終歸于思想學術。這些廣泛而別致的經驗和訓練,我想對他今后的研究工作還一定會大有助益。 21世紀伊始,永翔來北大從我學三年,過往甚多,師生情篤,深覺其學風嚴謹、做事干練,他主譯的第歐根尼-拉爾修的《名哲言行錄》也是用力甚深,受到相當?shù)闹匾暫秃迷u。永翔的理論和知識基礎比較多面和扎實,具有從事哲學工作的悟性和潛質,有一種思想的爆發(fā)力而又能善加規(guī)范,問題意識真切而明確,并能不斷限定自己的論題,改善自己的方法,表現(xiàn)出一種富有前途的科研能力,未來當大可造就,是所望焉,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