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情感時代:18世紀西方啟蒙…
02文學的故事
03詩美學
041980年代:小說六記
05繆斯到來時:文學巨匠是如…
06媒介思維的譜系
0721世紀數(shù)字文娛審美透視
08伍爾夫閱讀課
09文學原來很有趣:16位大師…
10別林斯基文學論文選
[俄] 瓦列里·伊·秋帕 著
《藝術話語·藝術因素分析法》是給高校文科教師和研究生授課的講稿,闡述…
可購
薩孟武 著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與中國舊家庭》中,…
嚴前海
《影視文學批評學》是國內(nèi)首部關于“影視文學批評”的學術性著作。整部著作以…
夏勇
由夏勇*的《清詩總集通論/當代浙江學術文庫》首次將自清初以來,直至當今的所…
陳國恩 著
《文學欣賞與批評》旨在以審美為中心,培養(yǎng)讀者對文學作品的審美鑒賞能力,加…
張勇傳 著
收集張勇傳院士2012-2015年創(chuàng)作的詩、詞、曲、文,反映了作者作為一個科學家…
傅光明,陳建功
《文學的天空》為“在文學館聽講座”系列書之一,由現(xiàn)代文學館陳建功、傅光明…
王佐良 著
《王佐良全集?第七卷》為英文卷,收錄《約翰?韋伯斯特的文學聲譽》、《論契…
姚玳玫 著;陳少華,張玉金 編
《中國現(xiàn)代小說細讀》為大學高年級本科生選修課教材?!吨袊F(xiàn)代小說細讀》分…
幽燕
《詩的毒》是詩人幽燕的作品,由詩人、學者翻譯家北塔作序。全書共三輯、126…
劉揚忠 著
中國古代的騷人墨客,十之八都與酒這一神奇的飲料結(jié)過不解之緣。與飲酒的普遍…
嚴紹璗 著;楊乃喬 編
《中日古代文學交流史稿》一書的寫作,原意在于探討在中日古代文學會合的歷史…
潘凱雄,賀紹俊 著
潘凱雄和賀紹俊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對的文學評論家,合作了大量有影響的評論…
徐亮,梁慧 著
《圣經(jīng)》與文學,尤其是西方文學,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也是一個含義豐富的學…
胡山林
《文學修養(yǎng)讀本》著眼于讀者文學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高,讓文學從大學中文系的課堂…
譚旭東 著
本書前四章闡述了兒童文學的基本內(nèi)涵,引導讀者多視角地理解兒童文學,并論述…
石高峰 編
不同于以往的古典詩詞選本按年代按作者或按體裁的選編辦法,本書按照主題分類…
蔣瑞藻 著;蔣逸人 整理
《小說考證(套裝上下冊 蔣瑞藻集)》是一部供研究我國古典小說、戲曲之用的…
潘知常 著
《誰劫持了我們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書》以中國四部著名的古典小說《三國…
陳漱渝 著
這本學術散文集是陳漱渝先生近作的選萃,以史料、觀點、文采相結(jié)合為特點,來…
杜學文,楊占平 著
為方便很多人理解劉慈欣筆下的科幻世界,我們將近年來關于劉慈欣的研究文字、…
郭予 著
《二南》解析的是《詩經(jīng)》中的“周南”與“召南”兩部分。作者通過對漢字原始…
歐造杰 著
本書為廣西2014—2015年重點文學創(chuàng)作扶持項目(文學理論類)之一。本書全面系…
劉再復 著
適讀人群 :文學愛好者、文學研究者、大學生、大眾讀者文學是多種精神價值創(chuàng)…
趙樹功 著
就文學理論批評的歷史實踐而言,趙樹功編著的《浙東文學理論史要》的構建不是…
可讀可購
劉立云,張放,郭銀華 著
中國古代小說經(jīng)歷了一個從短篇到長篇、從文言到白話、從筆記體到傳記體再到章…
張羽,王汝梅 著
中國古代小說理論起始于兩漢,孕育于史傳,散見于評點、序跋、筆記、書信等,…
秦川,王子成 著
《太平廣記》與《夷堅志》是宋代先后出現(xiàn)的兩部大書。《與比較研究》對《太平…
羅寧,武麗霞 著
《漢唐小說與傳記論考》是作者羅寧、武麗霞多年來有關漢唐小說與傳記研究的成…
謝有順 著
《小說中的心事》是名評論家謝有順有關中國當代小說的一本主題論述集,他從金…
[美] 葛浩文 著;史國強 編;閆怡恂 譯
《論中國文學》是一本文論集。《論中國文學》主要包括19篇文字,關于蕭紅、蕭…
劉文忠 著
本書以經(jīng)典文獻為出發(fā)點,對溫柔敦厚這一重要詩學范疇的產(chǎn)生、發(fā)展、演變,做…
王力 著
暫缺簡介...
朱光潛 著
《詩論/大家小書》是一部開創(chuàng)性、探索性的著作,難免歷史的局限,但它并非只…
王家惠
著名紅學家王家惠先生,潛心研究《紅樓夢》多年。本書是其從文本出發(fā),深入閱…
俞陛云
吳梅
《詞學通論曲學通論/大家小書》是吳梅先生介紹詞學基本知識及詞學發(fā)展史的?!?/p>
季亞婭
《文學的行間距》是作家季亞婭的文學評論集。季亞婭具備扎實的理論修養(yǎng)和突出…
梁鴻
河南是中國**的農(nóng)業(yè)省份和中國*不發(fā)達的內(nèi)陸省份之一,以化石式的凝固狀態(tài)呈…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qū)委…
此書有四個特點:一是史料詳實,為作者大半生從事文史研究所得。二是多種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