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化學工業(yè)高分子化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高分子化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高分子化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定 價:¥34.00

作 者: 張興英,程玨,趙京波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國家級精品教材
標 簽: 科學與自然 數(shù)理化 大學 教材教輔與參考書

ISBN: 9787502587765 出版時間: 2006-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為配合高分子化學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需要,補充了近一二十年高分子化學的新進展,是為高等學校本科生學習高分子化學而編寫的教科書,對于在相關領域?qū)W習和研究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科學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也不失為一本學習高分子化學基本原理及高分子制備的參考書。主要介紹了聚合物的分類和命名、聚合反應等內(nèi)容。其余各章分別介紹了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離子型聚合、配位聚合、開環(huán)聚合、共聚合、聚合方法等內(nèi)容。

作者簡介

暫缺《高分子化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1
1.1高分子的基本概念1
1.2聚合反應2
1.2.1按單體和聚合物在反應前后組成 和結(jié)構(gòu)上的變化分類3
1.2.2按聚合反應的反應機理和動力學 分類3
1.3聚合物的分類5
1.3.1按聚合物的來源分類5
1.3.2按聚合物的性能分類5
1.3.3按主鏈元素組成分類5
1.3.4按反應和參加反應的單體分類5
1.3.5按分子鏈形狀分類6
1.4聚合物的命名6
1.4.1高分子化學命名原則6
1.4.2系統(tǒng)命名法9
1.4.3以聚合物的結(jié)構(gòu)特征命名10
1.4.4根據(jù)商品名或俗名命名11
1.4.5用英文縮寫命名11
1.5相對分子質(zhì)量和相對分子質(zhì)量分布12
1.5.1相對分子質(zhì)量與聚合物的物理 性能12
1.5.2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表示方法13
1.5.3相對分子質(zhì)量分布14
自學內(nèi)容1高分子科學14
自學內(nèi)容2高分子科學和工業(yè)的發(fā)展
簡史15
習題18
參考文獻19
第2章 逐步聚合20
2.1逐步聚合概述20
2.1.1逐步聚合單體20
2.1.2逐步聚合的分類23
2.2官能團的反應活性27
2.2.1官能團的等活性概念27
2.2.2實驗依據(jù)27
2.2.3理論分析28
2.2.4官能團等活性理論的近似性28
2.2.5官能團不等活性體系28
2.3線形逐步聚合反應的基本過程29
2.3.1大分子的生長過程29
2.3.2大分子生長過程的停止29
2.4線形逐步反應動力學31
2.4.1反應程度P31
2.4.2不可逆條件下的線形逐步聚合 動力學31
2.4.3平衡可逆條件下的線形逐步聚合 動力學35
2.4.4逐步聚合熱力學和動力學特征37
2.5線形縮聚反應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控制及 影響因素37
2.5.1控制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方法37
2.5.2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定量控制38
2.6線形逐步聚合反應中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 分布40
2.7體形逐步聚合41
2.7.1無規(guī)預聚物41
2.7.2結(jié)構(gòu)預聚物43
2.7.3交聯(lián)反應和凝膠點46
2.8逐步共聚反應50
2.8.1共聚物的類型50
2.8.2共聚反應的應用51
2.9逐步聚合反應的特征51
自學內(nèi)容活性化縮聚與不可逆縮聚反應52
習題53
參考文獻55
第3章 自由基聚合56
3.1單體的聚合能力56
3.1.1聚合熱力學56
3.1.2聚合動力學60
3.2碳自由基63
3.2.1自由基的產(chǎn)生63
3.2.2自由基的結(jié)構(gòu)與活性64
3.2.3自由基的反應64
3.3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應64
3.3.1鏈引發(fā)反應64
3.3.2鏈增長反應65
3.3.3鏈終止反應66
3.3.4鏈轉(zhuǎn)移反應67
3.4自由基聚合的引發(fā)體系68
3.4.1引發(fā)劑類型及反應68
3.4.2引發(fā)劑分解動力學70
3.4.3引發(fā)劑效率72
3.4.4引發(fā)劑的選擇73
3.4.5其他形式引發(fā)73
3.5聚合反應動力學74
3.5.1聚合動力學研究方法74
3.5.2聚合初期聚合反應速率76
3.5.3聚合中期聚合反應速率80
3.5.4聚合后期聚合反應速率82
3.5.5聚合過程中反應速率的變化 類型82
3.6相對分子質(zhì)量和相對分子質(zhì)量分布82
3.6.1動力學鏈長83
3.6.2無鏈轉(zhuǎn)移反應時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 及分布84
3.6.3有鏈轉(zhuǎn)移反應時的相對分子 質(zhì)量86
3.7阻聚和緩聚93
3.7.1阻聚劑和緩聚劑93
3.7.2阻聚和緩聚動力學94
3.7.3阻聚劑和緩聚劑的類型95
3.7.4烯丙基單體的自阻聚作用97
3.7.5阻聚劑的應用和選擇98
3.8自由基聚合反應的特征98
3.9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99
3.9.1基本思路99
3.9.2氧氮自由基100
3.9.3原子(基團)轉(zhuǎn)移自由基聚合100
3.9.4可逆加成斷裂轉(zhuǎn)移自由基
聚合101
自學內(nèi)容通用單體的來源102
習題105
參考文獻107
第4章 離子型聚合108
4.1碳離子108
4.1.1碳陽離子108
4.1.2碳陰離子109
4.1.3活性中心狀態(tài)110
4.2陽離子聚合110
4.2.1陽離子聚合的單體111
4.2.2陽離子聚合的引發(fā)體系和引發(fā) 反應111
4.2.3鏈增長反應113
4.2.4鏈轉(zhuǎn)移和鏈終止反應116
4.2.5影響陽離子聚合的因素118
4.2.6聚合動力學120
4.3陰離子聚合122
4.3.1陰離子聚合的單體122
4.3.2陰離子聚合引發(fā)體系及引發(fā) 反應123
4.3.3陰離子聚合單體與引發(fā)體系的 匹配126
4.3.4鏈增長反應127
4.3.5鏈轉(zhuǎn)移和鏈終止129
4.3.6活性陰離子聚合動力學131
4.3.7活性陰離子聚合的聚合度134
4.3.8活性陰離子聚合的應用135
4.4離子型聚合與自由基聚合反應的 比較135
4.5其他的活性聚合136
4.5.1控制/活性陽離子聚合136
4.5.2Al卟啉化合物引發(fā)的活性離子 聚合139
4.5.3基團轉(zhuǎn)移聚合140
習題141
參考文獻143
第5章 配位聚合144
5.1聚合物的立體異構(gòu)144
5.1.1結(jié)構(gòu)異構(gòu)144
5.1.2立體異構(gòu)145
5.1.3立構(gòu)規(guī)整度146
5.1.4立構(gòu)規(guī)整度的測定147
5.2配位聚合與定向聚合148
5.2.1配位聚合148
5.2.2定向聚合148
5.3ZieglerNatta催化劑151
5.3.1兩組分ZieglerNatta催化劑151
5.3.2三組分ZieglerNatta催化劑152
5.3.3載體型ZieglerNatta催化劑153
5.3.4茂金屬催化劑154
5.3.5后過渡金屬催化劑156
5.4丙烯配位聚合157
5.4.1催化劑組分的影響157
5.4.2聚合機理158
5.5二烯烴的配位聚合164
5.6易位聚合166
自學內(nèi)容ZieglerNatta催化劑的發(fā)現(xiàn)167
習題169
參考文獻170
第6章 開環(huán)聚合171
6.1概述171
6.1.1聚合范圍及單體可聚性172
6.1.2聚合機理和動力學173
6.2環(huán)醚的聚合173
6.2.1環(huán)氧化物的開環(huán)聚合174
6.2.2四元、五元環(huán)醚的開環(huán)聚合176
6.2.3環(huán)縮醛177
6.3內(nèi)酯的聚合178
6.3.1正離子聚合178
6.3.2負離子聚合178
6.3.3配位聚合179
6.4環(huán)酰胺180
6.4.1水解聚合反應180
6.4.2負離子聚合反應181
6.5 N-羧基-α-氨基酸酐183
6.6其他有機雜環(huán)單體的聚合184
6.6.1環(huán)胺的聚合184
6.6.2環(huán)硫化物的聚合185
6.6.3其他雜環(huán)單體的聚合185
6.7無機或部分無機環(huán)狀單體的聚合185
6.7.1環(huán)硅氧烷185
6.7.2聚有機磷氮烯186
6.8共聚反應186
6.8.1開環(huán)共聚合186
6.8.2兩性離子自發(fā)交替共聚合187
6.9自由基開環(huán)聚合反應189
習題190
參考文獻190
第7章 共聚合191
7.1引言191
7.1.1基本概念191
7.1.2分類與命名191
7.1.3研究共聚合的意義192
7.2共聚物的組成193
7.2.1共聚物組成方程193
7.2.2共聚物組成曲線195
7.3共聚物組成和轉(zhuǎn)化率的關系199
7.3.1定性描述199
7.3.2共聚微分方程的積分式和組成 轉(zhuǎn)化率曲線199
7.3.3共聚物組成的控制201
7.4共聚物組成方程的討論202
7.4.1解聚效應202
7.4.2前末端效應202
7.4.3絡合效應203
7.4.4多元共聚204
7.5單體與活性中心的相對活性205
7.5.1競聚率與Qe概念205
7.5.2自由基共聚209
7.5.3離子共聚215
7.5.4自由基共聚與離子型共聚的 比較216
7.6共聚物的序列結(jié)構(gòu)217
7.7共聚反應速率218
自學內(nèi)容1高分子合金219
自學內(nèi)容2共聚物組成的統(tǒng)計微分方程220
習題221
參考文獻223
第8章 聚合方法224
8.1引言224
8.2本體聚合225
8.2.1體系組成225
8.2.2主要特征225
8.2.3應用225
8.3溶液聚合226
8.3.1體系組成226
8.3.2主要特征227
8.3.3應用227
8.4懸浮聚合227
8.4.1體系組成227
8.4.2主要特征228
8.4.3應用229
8.5乳液聚合230
8.5.1體系組成230
8.5.2乳化劑的作用231
8.5.3聚合機理233
8.5.4聚合動力學234
8.6熔融縮聚236
8.7溶液縮聚236
8.8界面縮聚238
8.9固相縮聚239
8.10聚合方法的選擇239
8.11其他的聚合方法240
8.11.1反相懸浮聚合240
8.11.2微懸浮聚合241
8.11.3反相乳液聚合241
8.11.4微乳液聚合241
8.11.5無皂乳液聚合241
8.11.6模板聚合241
8.11.7等離子體聚合242
自學內(nèi)容常用聚合物的合成242
習題252
參考文獻253
第9章 聚合物的化學反應254
9.1聚合物的反應性及影響因素254
9.1.1擴散控速反應255
9.1.2溶解度的變化255
9.1.3結(jié)晶度的影響255
9.1.4幾率效應256
9.1.5鄰位基團效應256
9.2聚合物側(cè)基的反應256
9.2.1纖維素的反應256
9.2.2聚乙酸乙烯酯的反應257
9.2.3鹵代反應258
9.2.4芳香烴的取代反應259
9.2.5環(huán)化反應260
9.3交聯(lián)反應260
9.3.1二烯烴類橡膠的硫化260
9.3.2過氧化物交聯(lián)262
9.3.3光致交聯(lián)反應263
9.4接枝聚合及嵌段聚合267
9.4.1接枝聚合267
9.4.2嵌段聚合271
9.5聚合物的降解275
9.5.1熱降解275
9.5.2水解、化學及生物降解277
9.5.3氧化降解278
9.5.4光降解和光氧化280
9.6功能高分子282
9.6.1功能高分子的合成283
9.6.2反應型功能高分子285
9.6.3導電高分子289
9.6.4高分子分離膜材料292
9.6.5醫(yī)用高分子材料296
9.6.6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301
自學內(nèi)容天然高分子303
習題304
參考文獻30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