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之心,惜福之道現(xiàn)代的生活水平與環(huán)境導致現(xiàn)代人越來越傾心于物欲的享受,這并不是一個令人欣喜的現(xiàn)象。在這一方面。我們是否能從曾國藩身上學習借鑒點什么?應當是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妥善處理物欲的中庸心態(tài)。對名利、金錢、地位的過分要求勢必要使人付出代價。你如果不能平靜地對待自己的際遇,一旦過度,超過其自身的承受力,那么到頭來吃苦的是你自己。平淡而又明智地選擇一個恰當?shù)奈恢?,才可以讓生命順利,怡享天年。中庸是一種對人生明智的體悟。它更接近客觀世界的本性,以及人自己依照這個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去做的準則。它能夠使人對功名利祿保持淡泊的態(tài)度,而對天命卻抱有敬畏的態(tài)度。曾國藩就在浩渺的宇宙萬物之間,覺察到了人類的渺小。他曾說過:“細想古往今來,億萬年無有終期,人們生活在其間,數(shù)十年只是須臾瞬息。大地數(shù)萬里,不能窮極,人在其中休息游玩,白天猶如一間房子,夜晚好比一張臥榻。古人的書籍,近人的著述,浩如煙海,人的一生所能讀的不過九牛一毛。事情復雜多樣,可以獲得美名的道路也有千萬條,人們一生中力所能及之事,不過如滄海一粟。知道上天悠悠無窮,人的生命無比短暫,那么遇到憂患和非常不順心的事。應當稍稍忍耐以待其自消;知道大地的廣闊,而自己在大地上的位置卻非常之小,那么遇到名利的事情,就會主動避讓三分,恬淡處之。知道古往今來的著述無窮無盡,而自己的見識非常淺薄,那么就不會再以一己之見而自喜,應當擇善而從,并以謙虛的美德而保持它。知道事情復雜多樣,而自己所辦的事情非常少,那么就不敢以功名自夸,應思考推舉賢才而一起去完成大的功業(yè)?!彼?/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