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心理學理論體系形態(tài)論(自序)
緒論
一 文藝心理學的產生和發(fā)展
二 文藝心理學的學科性質
三 文藝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四 文藝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五 文藝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上篇 文藝家心理
第一章 文藝家的先天個性氣質
一 文藝家個性氣質的生成
二 文藝家的個性氣質特征
三 文藝家的天才系統(tǒng)
第二章 文藝家的后天文化修養(yǎng)
一 文藝家的童年經驗
二 文藝家的生活閱歷
三 文藝家的文化知識
四 文藝家的生命意識
五 文藝家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第三章 文藝家的心理體驗
一 文藝家的心理體驗與美學生命
二 文藝家心理體驗的類型
三 文藝家的深谷體驗與高峰體驗
中篇 文藝創(chuàng)作心理
第四章 文藝創(chuàng)作的心理要素
一 審美無意識
二 審美感知
三 審美直覺
四 審美情感
五 審美想象
六 審美理性認識
第五章 文藝創(chuàng)作的心理特征
一 作品內形式的生成
二 作品外形式的生成
三 作品內形式與外形式的交互整合
四 作品內容與形式的相互征服
第六章 文藝創(chuàng)作的心理流程
一 創(chuàng)作動機的發(fā)生
二 創(chuàng)作構思的運行
三 創(chuàng)作傳達的完成
下篇 文藝接受心理
第七章 文藝接受的心理特征
一 文藝接受的心理條件
二 文藝接受的心理特征
三 文藝家接受的特殊性
第八章 文藝接受的心理流程
一 文藝接受的心理動力過程
二 文藝接受的理性認識過程
三 文藝接受的心理效應
第九章 文藝作品的心理分析
一 文藝作品的生命性
二 意境的心理審視
三 結構的心理功能
四 人物的心理分析
五 語言的心理機制
附錄一 魯迅的個性氣質對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多面影響
附錄二 魯迅的個性氣質對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深層影響
附錄三 魯迅的生命意識對其小說意象創(chuàng)造的深層影響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