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蟲子被鳥吃早起的鳥有蟲子吃,這是很多孩子被長輩教誨的話。似乎只要勤奮,不管朝哪個方向發(fā)展,都會“有蟲子吃”。事實上,首先要弄清自己是鳥還是蟲子。如果你是鳥,因為早起,可能豐衣足食。但是如果你是蟲子,一旦早起,必將引來殺身之禍。作為蟲子,還是睡懶覺比較安全。要么干嗎有“懶蟲”之說?據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人類語言中,最荒謬的一句大概要算得上“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了。大干世界,蕓蕓眾生,千姿百態(tài),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刀切,讓所有人特別是未成年人按照“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統(tǒng)~”真理”去走人生的路,其結果必然是無數人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眾多蟲子由于按照烏的規(guī)則去早起,出師未捷身先死.為他人作嫁衣裳果腹。悲哉。學校對一個學生施教十幾年,最根本的任務是什么?是分清該學生是鳥還是蟲子,然后教給他早起或者睡懶覺。如今的學校只十白是把所有學生不論是鳥還是蟲子都按鳥的待遇施教。這是教育?說是吞噬差不多。退一步,就算您是鳥,也應該避開就餐的高峰。所有鳥都早起去找蟲子吃,蟲子再多,攤到您嘴里能有一只就不錯。您晚起,就您自己吃,即便全世界只有五只蟲子,也全歸了您。您要是吃不了,還可以放在冰箱里防患于未然,萬一海嘯來了,高枕無憂。再退一步,即便您是烏,為什么非要吃蟲子?老子不和同類競爭,改吃蒼蠅了。如果您作為烏真的靠吃蒼蠅維持生命,等待您的是什么,就不用我說了。形容您“一夜成名,震驚世界,人類益友“屬于詞匯貧乏。早起沒用。關鍵是要根據自身條件起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