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篇 政治經濟學本質論
——告別“政治經濟學”的學科名
第一章 政治經濟學的來源
一、政治經濟學的母體是哲學、政治學
二、政治經濟學的獨立發(fā)展
第二章 政治經濟學是富國裕民之學
一、奴隸主的經濟思想
二、資產階級的經濟學
三、小資產階級的經濟學說
四、無產階級的經濟學說
第三章 政治經濟學與政治
一、政治經濟學是治國的第一高參
二、政治經濟學要從基礎與源頭上為政治服務
第四章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主題
一、注重經濟規(guī)律的研究
二、重視經濟思想史的研究
第五章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宗旨的同一性不影響研究方法的多樣性
二、研究方法的選擇重在學風
第六章 “經濟人”與經濟學家的品性
一、經濟人在哪
二、亞當 斯密的經濟人原型
三、經濟人是會變臉的
第七章 政治經濟學與數學的應用
一、數學對經濟學的大舉入侵
二、數學不是經濟學的語言
三、經濟學中數學應用的最佳適度
第八章 政治經濟學是歷史科學
一、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現實的和變化的
二、不存在萬世適用的通論
第九章 政治經濟學的民族特色
一、國情不同所需經濟學也不同
二、李斯特的經濟學說是后進國家的典范
第十章 中國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與發(fā)展
一、百年的小學生
二、第一時期
三、第二時期
四、第三時期
第十一章 告另U政治經濟學
一、政治經濟學的殊榮
二、政治經濟學的退役與經濟學的正名
本篇小結
第二篇 馬克思經濟學說今昔論
——告別對馬克思經濟學說非歷史觀點的理解
第十二章 唯生產力論
一、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是社會生活的物質基礎
二、物質資料的生產勞動是首要勞動
三、生產關系是社會關系中最根本的關系
四、以生產力是否發(fā)展來判斷一定社會形態(tài)的興亡
第十三章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命運
一、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二、馬克思心目中的彼資本主義早已滅亡
三、此資本主義還有生命力
第十四章 勞動價值理論與今天現實
一、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應當發(fā)展,但不應當穿鑿附會
二、不能再以勞動價值理論作為劃分科學與
庸俗經濟學的標志
三、兩種“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本是同根生
四、從全球化觀點重視國際價值的創(chuàng)造
五、知識勞動將成為價值創(chuàng)造的主體,天賦
勞動的特殊性只能認可
六、價值創(chuàng)造與價值分配各有不同的合理根據
第十五章 分配與勞動價值理論
一、深化對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是要為新分配制度尋找
新根據,并不是要改造馬克思理論
二、亞當 斯密的二重價值理論并非矛盾和庸俗
三、二重價值理論的回歸是新分配制度的根據所在
四、二重勞動價值理論的分化
五、二重勞動力價值理論的回歸與剝削問題
六、任何時候都不能歡迎剝削
第十六章 馬克思的有些經濟學原理需要發(fā)展
一、無產階級絕對貧困化已成歷史
二、勞動力價值不再由最低生活資料價值決定
三、相對剩余價值生產不再以降低勞動力價值為條件
四、資本已是發(fā)達商品經濟的一般范疇
五、資本主義無政府狀態(tài)與計劃
六、資本主義的經濟管理也是高級勞動
七、解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可以有兩種途徑
四、真假馬克思經濟學說要做“DNA”鑒定
第十八章 馬克思經濟學說的主要貢獻
一、千年偉人的人格魅力
二、以人為本的思想
三、建立勞動為本的經濟學
四、生產力中心論
第十九章 共產主義是未來學
一、共產主義是未來的理想社會
二、社會主義如何實踐完全是后來人的事
本篇小結
第三篇 社會主義現實論
——告別對科學社會主義非現實性的應用
第二十章 社會主義與當代現實
一、中國自古人心向大同
二、古典馬克思主義和當代馬克思主義
三、社會主義實踐的現實性
四、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
五、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國首先取得勝利,勝利了的
一國也可能走向失敗
第二十一章 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
一、經濟關系協(xié)調是和諧社會的根本
二、協(xié)調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關系是和諧社會的自然基礎
第二十二章 現代市場經濟的現代性
一、現代市場經濟的新模式
二、要轉變傳統(tǒng)市場經濟觀念
三、以國情所需取舍供需學派理論
四、對“三共識”的中國共識
第二十三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實癥結
一、現代市場經濟運行的難點在宏觀調控上
二、市場的“雙儲雙增”現象
三、15萬億元存款余額的死結為何解不開
四、紙老虎安伏在銀籠子里與現階段市場穩(wěn)定
五、優(yōu)化供給是擴大內需的根本
六、實行供給管理、擴大內需的宏觀調節(jié)政策
第二十四章 國有企業(yè)在改革轉進中發(fā)展的理論問題
一、私有化偏好的潛阻
二、“零成本”的微分與積分
三、國有上市公司實際未上市
四、重拾“最小最大”的古老話題
五、國有企業(yè)委托——代理制的經營管理
模式中問題在“委托人”
六、國資委應向全國人大做監(jiān)管工作的年度報告
七、國有企業(yè)股改中的經濟學檢討
八、公有制經濟的前途與結局
第二十五章 經濟的科學發(fā)展觀與社會責任
一、經濟增長是硬道理,增進人民福祉更是硬道理
二、對科學發(fā)展觀的認識與應用
三、增長方式轉變需要抑制四欲
四、生態(tài)農業(yè)應是中國農業(yè)現代化的主題
第二十六章 共同富裕與兩極分化
一、“共同富?!本褪枪姽蚕斫洕l(fā)展成果,消滅貧困
二、現階段兩極分化不可避免
三、中國需要現實的貧富觀
四、策富濟貧是解決貧富矛盾的最好出路
本篇小結
附錄l我的主要經濟學觀點
附錄2我的著作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