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人文學家、社會學家潘懋元:一位中國高等教育學科的創(chuàng)始人

潘懋元:一位中國高等教育學科的創(chuàng)始人

潘懋元:一位中國高等教育學科的創(chuàng)始人

定 價:¥20.20

作 者: (挪威)阿里·謝沃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思想/教育家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40204421 出版時間: 2006-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19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在廈門大學的求學時代雖然生長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但潘懋元仍然設法接受完整的教育 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他的努力源于他對學習的向往,源自于父母的支持,源自于兄長的影響。另外,他還有很強的自學和自立能力。尤其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在戰(zhàn)爭年代仍然堅持完成了中學學業(yè)。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潘懋元究竟是如何完成他的高等教育的呢?1940年,雖然國共兩黨進行了合作,但摩擦時有發(fā)生。這對20歲的潘懋元來說是很危險的。因為他那時積極參與宣傳反對國民黨的活動。一天,他的上級 一名共產(chǎn)黨的領導,建議他為了安全起見應該暫時離開廣東。潘懋元認為,這個決定恰恰為他提供了一次繼續(xù)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然而,在戰(zhàn)爭年代,許多學校擔心日本人的襲擊都被迫遷走了。潘懋元很難決定到哪所學校就讀。可以去中山大學,但它也遷到很遠的地方去了。廈門大學遷到了福建和江西省交界的地方,離得不是很遠。潘懋元和他的朋友們決定一起去報考廈門大學。他們從廣東步行了一個星期到達了福建長汀。由于沒有準備充分,他在那次入學考試中失敗了。考試的很多內(nèi)容他在高中時都沒有學過。他只懂一些幾何、化學和生物,數(shù)學、英語和物理幾乎一點不懂。但考試卻要考數(shù)學、物理、化學和生物。潘懋元沒考上,他該怎么辦?他家鄉(xiāng)所在的汕頭市已經(jīng)淪陷了。命運這時再一次垂青于他。福建省當時開辦了一個中學師資養(yǎng)成所,專門培訓高中畢業(yè)生,學制兩年,畢業(yè)后就可以當初中教師。他考上了這個養(yǎng)成所。養(yǎng)成所設有國文組、數(shù)學組、理化組、史地組,學生可自由選擇就瀆。潘教授選擇了國文組。那所學校位于福建省中部的永安,學生在那里學習不用交學費,學校還提供吃、住,給學生發(fā)放衣被蚊帳等日用品。因為潘懋元一直想學教育,想當老師,所以他抓住了這次機會學習。與國文組班上的其他同學不一樣,潘懋元是想通過師資培訓班的學習,為他進一步進入廈門大學教育系學習打基礎。他一邊上課,一邊復習高中課本,準備再次參加廈門大學的入學考試。1941年,潘懋元第二次參加了廈門大學的入學考試,這次他被錄取了。在廈門大學,他學習了四年的教育專業(yè)。當時的條件對于年輕的潘懋元來說是相當不錯的。學校不僅免除學費,還為來自淪陷區(qū)的學生提供助學金(就是吃飯的錢)。另外還有一個閩西救濟金能夠給學生發(fā)點零用錢。長汀在當時還是國民黨的管轄地,學校的很多老師都是從美國留學回來的。教育系的系主任李培 ……

作者簡介

暫缺《潘懋元:一位中國高等教育學科的創(chuàng)始人》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引言
潘懋元教授
本書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 與潘教授的對話
第二章 學術興趣之源
童年時代和所受的基礎教育
在廈門大學的求學時代
第三章 社會主義時期的新方向
1949:解放軍的勝利
1949年之后蘇聯(lián)對中國高等教育的支持
約翰·杜威的影響
歐洲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影響
20世紀50年代的政治運動
“文化大革命”
第四章 廈門大學
陳嘉庚
戰(zhàn)爭時期的廈門大學
1949年后的廈門大學
蘇聯(lián)對中國大學的影響
經(jīng)濟特區(qū)中的廈門大學
第五章 大學教務處長和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創(chuàng)始人
教務處長
創(chuàng)建一個研究所
在中國的合作研究
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
學術關懷
潘教授家的沙龍
第六章 鄧小平和中國高等教育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和公平
鄧小平之后的高等教育改革
第七章 研究、管理和市場經(jīng)濟
中國教育學
市場經(jīng)濟的來臨
民辦高等教育
東亞地區(qū)的私立高等教育
治理和管理——集權和分權
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的新變化
第二部分 潘教授的報告
第八章 中國高等教育學科領域
高等教育學
高等教育科學的學科群
應用性研究的發(fā)展
高等教育的基礎理論問題
高等教育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宏觀結構調(diào)整與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學
高等教育經(jīng)濟學
道德教育
教學改革
面向21世紀的發(fā)展策略
特點、優(yōu)勢和展望
第九章 高等教育大眾化和質(zhì)量
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
質(zhì)量問題
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研究
第三部分 潘教授談未來
第十章 世界視野中的中國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研究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潘懋元教授代表性文章選讀
教育基本規(guī)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與實踐中的運用
多學科觀點的高等教育研究
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與高等教育的抉擇
走向21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
走向21世紀的高等教育思想轉變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學校分類與定位問題
公平與效率:高等教育決策的依據(jù)
依附、借鑒、創(chuàng)新?一中國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之路
附錄二 本書評介
讓中國的高教研究走向世界——《潘懋元一位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英文版)評析
附錄三 潘懋元教授教育論著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