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Aesop620:560B·C)在基督誕生前約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臘。伊索童年期是一個啞巴,只能發(fā)出奇怪的聲音,用手勢表達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長的有矮又丑,鄰居都認為他是個瘋子。但是他的母親非常愛他,時常講故事給他聽;他的舅舅恨這個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強迫他在田里做最艱苦的工作。母親去世后,伊索跟著曾照料過他的老人,離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學到了許多有關鳥類、昆蟲和動物的故事。他們在一起過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來,伊索被牧羊人賣了,從此以后伊索就變成一個奴隸。 有一天,伊索夢見了幸運之神和氣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進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頭。醒來后,他以外地發(fā)現自己已經可以說話了。大家都喜歡伊索說故事,也都敬佩他過人的聰明。伊索曾經靠機智救朋友和主人的急難;憑機智避免敵人的傷害,解除奴隸的桎梏。據說伊索因得罪耳菲人而被陷害致死。 伊索并沒有寫下他的寓言,他完全憑記憶口授。全世界家喻戶曉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據拜占庭僧侶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陸續(xù)發(fā)現的古希寓言傳抄編訂的。其中大多以動物為主:有的用豺狼、獅子等比喻人間權貴,揭露其殘暴、肆的一面;有的則總結人們的生活經驗,教人處世原則。其形式簡潔精練,內容雋永深奧含義于淺顯生動的語言中,頗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