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位于長江中游,簡稱鄂,北接河南省,東連安徽省,東南和南鄰江西、湖南兩省,西靠四川省,西北與陜西省為鄰。有土家、苗、回、侗、滿、壯、蒙古等42個少數民族其中以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居多。萬里長江自西向東橫穿荊楚大地,滋潤著這片沃土。縱橫交錯的河流和星羅棋布的湖泊,構成了其“水鄉(xiāng)澤國”的綺麗景色。神農架、武當山分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與自然保護圈計劃”和“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目錄”。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跨湖北、四川兩省,全長201公里,其中湖北占140公里,被海內外游客譽為“山水畫廊”和“黃金水道”?!∥幕恋碡S厚,文物古跡眾多。人類的大智大勇、辛勤耕耘給湖北大地留下了眾多的文化古跡。湖北是楚文化的發(fā)源地,名人輩出,以荊州古城、蒲圻赤壁、襄樊隆中、當陽長坂坡為代表的三國文化根基厚實,茶文化、藥文化、魚文化、竹文化、石文化等各顯異彩?!∪龒{工程蓄水后,在重慶和三斗坪之間,長江干流水位最大抬升可達110米,受淹沒的自然人文景觀共計39處,約占三峽庫區(qū)旅游景區(qū)總數的13%。但一些重要景色不會有大的改觀。瞿塘峽仍具雄偉之勢,巫峽巫山十二峰依舊雄姿美態(tài),西陵峽險峽減弱,但秀姿可人,并有堪稱“世界奇觀”的三峽大壩彌補其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