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慶祝中國正式引入博士后制度的慶典期間,我們成功地舉辦了第一屆中國經濟學博士后論壇,并出版了專集《全球化下的中國經濟學》。當時,欣逢盛會的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各個博士后流動站和工作站的負責人,以及廣大博士后研究人員都有一個共同感覺:此類會議應當堅持下去,此類論文集也應當持續(xù)編下去,并形成制度,以便讓分散在全國各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和企業(yè)的流動站和工作站之中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們獲得一個穩(wěn)定的交流平臺,得以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拓展新的研究領域,共同促進中國博士后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當時商定,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承擔召開會議和編寫論文之責,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負責落實。根據(jù)這一安排,我們組織召開了第二屆中國經濟學博士后論壇。擺在讀者面前的這個論文集,便是此次會議的集中總結。與2005年相比,本次會議收到的論文數(shù)量有較大增加,質量也有較明顯的改善。這充分說明中國經濟學的博士后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同時也說明中國的經濟學研究水平正在穩(wěn)步提高。論文集依然以《全球化下的中國經濟學》命名并初定以此為我們論文集序列的標識,寄托了我們這樣的期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中國經濟日益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并在其中發(fā)揮積極作用的過程中,中國的經濟學理應以全球化為其基本的起點,并為全球的經濟學發(fā)展作出貢獻;這個過程顯然需要全體中國經濟學界的不懈努力,在其中,經濟學博士后研究人員理應發(fā)揮積極的作用。限于篇幅,本論文集只能收入45篇論文,研究對象則涉及基本經濟理論、經濟發(fā)展與經濟增長、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財政與稅收、資本市場、保險與社會保障、國際經濟學、金融組織、企業(yè)理論與公司治理、創(chuàng)新、收入分配與人力資本等相當寬廣的領域。我們相信,讀者能夠從中看到中國博士后研究人員們辛勤耕耘的汗水,尋得中國博士后制度發(fā)展的軌跡。同樣,由于我們水平有限,論文集的編選一定存在很多問題,編輯工作也難免出現(xiàn)差錯。敬請讀者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