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名著《江村經濟》描述的“江村”就是開弦弓村。開弦弓村,太湖東南畔、江南魚米之鄉(xiāng)一個普普通通的村子,因為一個不平凡的人而不再普通。這個不平凡的人就是中國社會學人類學泰斗、已故的費孝通教授(1910—2005)。1936年的七八月間,年輕的費孝通在開弦弓村做了一個多月的實地調查。費孝通祖籍江蘇吳江的同里鎮(zhèn),這是一個富庶、優(yōu)雅的小鎮(zhèn),現(xiàn)在是江南古鎮(zhèn)旅游的熱點之一。費孝通的出身地不是同里,他出身時費家已遷到吳江的另一名鎮(zhèn)——松陵鎮(zhèn)的富家橋弄?,F(xiàn)在的吳江市區(qū)就是在松陵鎮(zhèn)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當時開弦弓村所屬的震澤鎮(zhèn)(區(qū))也是吳江治下的一個重鎮(zhèn)。兩地相距二十多公里,人們所操方言大體一致,生活習俗大致相同,所以費孝通在村里走家串戶就沒有太多語言和文化上的隔閡,他可以隨意地與村民交談,了解村民們的家計與社會生活。村民們則親切地叫費孝通“小先生”?!督褰洕呤辍罚皇潜砻髌渲饕獌热菔顷P于開弦弓的經濟,另外還須申明這“七十年”的含義主要是指先生江村調查以來的第七十年,而非時間跨度上的七十年?!督褰洕呤辍肥且徊筷P于吳江市江村經濟研究的理論專著。全書分引子、區(qū)位、蠶桑、螃蟹、羊毛衫、絲織廠、水鄉(xiāng)風情、和諧社區(qū)、理性社會、世事滄桑幾個部分作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適合農村經濟研究者參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