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門是中國民間對于官府的稱呼。事實上卻并沒有哪個政府部門以“衙門”為名,直到清末“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出現(xiàn)。總理衙門也是中國幾千年歷史里唯一一個把衙門放進正式名稱的——所以衙門一詞更多的是一種習慣和心理上的稱謂,卻并不是實際的名稱。它隱藏著人們對于官府的敬畏、羨慕和厭惡,而后者經歷了歷代的沿革,在人們口中卻依然頂著“衙門”這個名字。 衙門的出現(xiàn)是和國家的產生同步的。有衙必有官,它是處于皇帝和百姓之間的官僚機構,為整個帝國的運轉服務,卻一直使得百姓和有理想的官員很不舒服,并且使官員規(guī)律性地走向腐化。這究竟是為什么昵?關于衙門,除了驚心無奈于它的黑暗之外,我們還需要知道更多。 雅俗中國叢書以中國的人物、階層、古跡、風物、世俗生活等人文現(xiàn)象為選題,在高度視覺化的圖文形式中再現(xiàn)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信息和傳統(tǒng)文化因子,無論是內容還是表述,都力求打破雅俗的限界,在吸納最高等學術研究成果的同時,力求保持閱讀的趣味性,全面解讀中國文化,可謂是雅俗共賞的經典圖文讀本。 本書為其中一冊《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