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成礦動力學及隱伏礦定位預測》以云南會澤鉛鋅(銀、鍺)礦床為典型實例,主要進行了構造動力學及其隱伏礦定位預測的系統(tǒng)概括。在研究礦床成礦地質背景的基礎上,概括了會澤鉛鋅(銀、鍺)礦床具有獨特的成礦地質特征;從礦田構造、微量元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流體包裹體地球化學等方面系統(tǒng)研究了成礦物質來源、成礦流體來源以及構造、地層、峨眉山玄武巖漿活動與成礦的關系,建立了礦床成因模式;總結出礦床的構造控礦規(guī)律,恢復了礦區(qū)最大主應力值與方向;重點應力構造地球化學和構造應力揚的找礦方法,建立和恢復了構造地球化學場和構造應力場及隱伏礦定位預測的FCA模型,并討論其控礦特征及其機理,提出若干找礦靶位和重點靶區(qū)。通過密切合作,在成礦理論方面獲得許多新的進展,在找礦技術方法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的找礦突破?!稑嬙斐傻V動力學及隱伏礦定位預測》可供從事找礦勘探、礦床地球化學、構造地球化學等有關的科研、教學、地質勘查工作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