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緒言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史
三、明前中期樂制改革與演劇的變遷
四、從演劇環(huán)境看演劇文本的變遷
五、小結
上篇
制度史第一
第一章 教坊司的建立——明初樂制的重建及其淵源
第二章 樂在章而不在律——明初樂論的變遷及其淵源
第一節(jié) 圍繞著大晟府樂制改革的雅俗之爭
第二節(jié) 明初官方樂論對宮廷雜劇戲文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明清人眼中南北曲之發(fā)生及所依托之禮樂觀
演劇史第二
第一章 功成作樂:明初官方演劇
第一節(jié) 洪武:以演劇為聲教
第二節(jié) 永宣:以演劇文太平
第三節(jié) 教坊演劇的短暫繁榮
第四節(jié) 士大夫的反俗樂與宣德官妓之禁
第二章 禮崩樂壞:正統(tǒng)以來朝政變遷與官樂之積衰
第一節(jié) 教坊司的衰落與鐘鼓司的興起
第二節(jié) 樂籍制度的衰落與家樂的興起
第三章 禮失而求諸野:明中期士大夫的禮樂承擔
第一節(jié) 古樂復興思潮
第二節(jié) 鄉(xiāng)約運動中的演劇之禁
第三節(jié) 余論禮樂自天子出:嘉靖朝的禮樂紛更
第四章 雅頌亡而變風興:明中期士大夫的戲曲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康海與戲曲領域復古運動的濫觴
第二節(jié) 以康海為中心的作家群
第三節(jié) 李開先與戲曲領域復古運動的終結
楔子 演劇環(huán)境與演劇
一、從進盞儀式看明前中期的演劇形式
二、進盞儀式影響下的明前中期劇曲創(chuàng)作
三、進盞儀式影響下的演劇內容
下篇
弦索彈唱第三
第一章 從三家曲選看明前中期的弦索彈唱
第一節(jié) 三家曲選的性質——對宮廷(教坊)曲唱的追憶
第二節(jié) 三家曲選所著錄的戲文
第三節(jié) 曲選散(劇)曲的混雜與弦索彈唱
第四節(jié) 曲選的內容——特定曲唱環(huán)境下的曲唱模式
第二章 從《風月(全家)錦囊》看明前中期戲文的變遷
第一節(jié) 教坊正聲影響下的民間曲唱
第二節(jié) 教坊弦索影響下戲文的變遷
旦色變遷第四
第一章 元明以來旦色的發(fā)展與演變
第一節(jié) 元雜劇中旦色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元明以來南戲旦色的發(fā)展
第二章 旦:閨中的思憶與怨懟
第一節(jié) 從《琵琶記》、《荊釵記》、《蘇秦記》的演變說起
第二節(jié) 其他戲文中“旦”的演變
第三章 “母親”:凈與貼在“情”與“理”上的分化
第一節(jié) 逼試——生與貼(夫)的故事
第二節(jié) 貼(夫)的故事
第三節(jié) 生的故事
第四節(jié) “貼(夫)”的意義及消解
余論
征引與參考文獻
致謝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