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序
引 言
佛教的中國化與士大夫心理
一、玄、佛融合與名士、名僧
佛徒與方術并行
般若名僧的“玉柄麈尾”
掙脫臍帶的佛學超越
竺道生的“頓悟”與達摩的“壁觀”
二、亦僧亦俗、亦俗亦僧的禪悅之風
拈花微笑與禪宗的破執(zhí)¨
“不離世間覺”與士大夫“達、退”觀
“無所住心”與逍遙澹泊
禪宗——士大夫的佛教
三、儒、禪融合的“心性”之學
從南宗禪到孔門禪
從居士佛教到理學
“心性”之學與狂禪之風
中國藝術精神的演進
一、走向山水的玄佛藝術精神
自覺的感知方式和心理結構
遷逝感與玄言詩
從“以形寫神”到“以形媚道”
二、走向內心的禪宗藝術精神
“雪中芭蕉”與“法眼觀之”
從“意象”至刂“意境”
從遷逝感到瞬間頓悟
三、走向世俗的心學藝術精神
心學與世俗文藝之再起
性靈說與“閭巷有真詩”
從“穿衣吃飯”到世俗之情
禪與石窟藝術的盛衰
一、禪修與石窟造像空間
隱居與沙門
佛塔崇拜與佛像崇拜
禪修與造像
二、禪觀空間與石窟造像的興盛
從觀佛到觀像
觀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
觀三世佛、十方諸佛及四方佛
觀無量壽佛與七佛像
觀彌勒像
三、禮佛空間與石窟造像的式微
從觀佛到禮佛
禮佛造像的世俗化
壁觀與觀像
四、從石窟到寺廟的空間形制演變
禪對山水畫形成的影響
禪宗與文人畫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