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運轉的電影工業(yè)正給我們生產著記憶,它的產品可以按照集成塊的方式任意組合我們的過去,記憶的時間性被抽離了。我們有的只是影像化的、超現(xiàn)實的、不可置疑的空間化的過去。人們不必再費神追憶似水年華,也不必再爭論歷史的真相與再現(xiàn)的可能,更不必思考自己的身份與家族和民族史的關系,超大的銀幕“供應”給我們所需的一切,它告訴你是誰,應該如何思考,該如何回憶。銀幕不是一扇透明的窗戶,但光影會讓我們產生“窺視”歷史的幻覺。好萊塢電影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文化消費的中心話題,大量的歷史影片以沖擊力很強的史詩性敘事塑造著觀眾的歷史意識。特別是“二戰(zhàn)”屠猶題材,這個當代西方政治意識形態(tài)中的核心話語,已成為美國學院體系中發(fā)展成熟的龐大學科,而影像再現(xiàn)“大屠殺”更隱含著復雜的價值判斷。本書以跨學科的視角分析“歷史見證”影片銀幕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