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舊稱歙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設置歙州,轄境大致包括今天的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及江西婺源等地。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元代升格為“路”,明代改“路”為“府”?;罩菽镜褚越ㄖb飾、家具裝飾為主。徽州歙縣歷史悠久,經濟發(fā)達,歷來就有“無徽不成鎮(zhèn)”的說法.因為有錢,所以“巨室云集,百諸皆興.比屋鱗次,無盡土之隙”。莘莘學子、蕓蕓商賈催生了著名的新安文化。明清期間畫家輩出,繪畫的審美活動極大地推動了建筑裝飾和家具裝飾層次的提升?;罩莸貐^(qū)大量藝術價值極高的明清民居和明清家具,正是這種文化背景下的產物?;罩菽镜耦}材極為廣泛:人物、山水、花鳥蟲草一應俱全,更以大面積雕畫著稱。從建筑頂部的樓枋、雀替、吊籃、樓閣板、板壁.到廳堂的廂房門窗、蓮花門、隔板等:從家具中的八仙桌、太師椅、柜櫥、梳妝臺到婚慶器物……真是無處不雕,有處皆刻。徽州木雕技藝成熟,常用的技法有線刻、浮雕、圓雕、透雕等。徽州木雕選材大多為松、榆、櫸、杉、梓、楠等微硬和軟木材,不重視材質,刻意追求內容深沉和工藝完美。2000年11月,徽州西遞和宏村,由于它們美輪美奐的民居和民居上的建筑裝飾木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