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總體戰(zhàn)與女性:向戰(zhàn)爭的傾斜與翼贊“婦女”們西川?子
緒論
一 市民婦女運動的興衰
二 吉岡彌生的情況
三 高群逸枝的情況
四 大日本婦人會
結 語
總體戰(zhàn)體制下的私人生活統制??婦女雜志的“戰(zhàn)時服裝”報道及其意義若桑綠
一 私人生活的崩潰:提出問題
二 國民服的制定過程
三 女性動員言詞技巧中的性別
四 婦女標準服的爭論
五 婦女防空服??褲子的勝利
六 變“敵式服裝”為“大東亞婦人服”
總體戰(zhàn)體制與日常生活:以東京的一個地區(qū)的兩個家庭為例早川紀代
一 生活在軍需城市的人們
二 軍事郵件連接的戰(zhàn)地與銃后
滿洲與日本女性加納實紀代
引言
一 “滿洲國”建國與殖民開拓肇始
二 “屯墾病”與招募“新娘”
三 “姑娘們,嫁到滿洲去!”
四 “大陸之母”??對“母性”的利用
五 移民村的“集體自殺”
結 語
渡洋女、“從軍慰安婦”、占領軍“慰安婦”鈴木裕子
一 渡洋女
二 “從軍慰安婦”
三 占領軍“慰安婦”
調查發(fā)生在山西省的日本軍隊性暴力??對受害女性“出口氣”的思考石田米子
“身為士兵”的感受:當下的戰(zhàn)爭論鹿野政直
“記憶”的政治學上野千鶴子
一 日本版的“歷史修正主義者”
二 向社會性別史提出挑戰(zhàn)
三 “實證史學”與學術的“客觀性?中立性”神話
四 歷史化與非歷史化
五 關于口述史
六 歷史的敘述方法
七 關于反思史
八 超越國民國家
九 女性主義能超越民族國家主義嗎?
女性國際戰(zhàn)犯法庭的意義和成果
??受害者、女性運動及國際平民社會的力量松井耶賴
一 來自個國家的位被害女性為判決“天皇有罪”而高興
二 著名國際法專家擔任法官、檢察官
三 為了恢復被害女性的名譽必須對責任者進行處罰
四 大規(guī)模、殘酷的日本軍性奴隸制度的事實
五 由原士兵和專家證詞刻畫出的加害構造
六 對東京審判中漠視的性奴隸制度進行裁決
編著者簡介
主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