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歷史如明鏡,鑒古喻今;故要讀真題記單詞,讀真題破難句,讀真題習技巧,讀真題備考研。特點:詞匯注釋詳盡細致,難句詳解深入透徹,真題譯文準確流暢。目標:掌握高頻詞匯,梳理語法知識,突破難句分析,習得翻譯技巧,提升閱讀實力。一、翻譯的重要性作為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之一的翻譯,是一種強調實踐性、應用性的技能,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工具。隨著奧運會、世博會在中國的舉辦,中國將進一步融人世界,世界也必將進一步接納中國。在這樣的國際大背景下,翻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譯漢在考研英語試卷結構中被作為一項重要的語言技能加以考查,占10%的分值比例,從考試得分戰(zhàn)略的角度來講,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戰(zhàn)場。不僅如此,考研英譯漢題型的設置手法使其呈現(xiàn)出兩大特點(縱觀歷年翻譯題目,亦可發(fā)現(xiàn)):考點有限、所用技巧亦有限。換句話說,考研翻譯題目有很強的重復性,因此考生在短期內有可能得到快速突破和能力提升。此外,根據(jù)考研英語分段判分的閱卷原則,考生也可做到最大化的揚長補短,取得較理想的成績。值得強調的是,翻譯不僅僅是一項語言技能,它更是我們學習英語的一種科學方法。通過英譯漢,我們可以改變以前理解上不求甚解、粗枝大葉的壞習慣(自認為理解了的東西一經翻譯的檢驗,馬上會露出馬腳),從而培養(yǎng)自己對語言的精確理解力,促進自己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反之,通過將自己的漢語譯文回譯成英語(漢譯英),并和英語原文進行比對,則可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英語能力的不足,比如,詞匯的拼寫、使用、搭配以及語法的時態(tài)、語態(tài)等等不一而足。更重要的是在兩種語言的切換中,有了比較、有了鑒別,英語的本質特點或規(guī)律將一覽無余,中英文的差異亦將一覽無余,兩種語言相互轉換的規(guī)律也必將一覽無余,其結果不僅僅是提升了翻譯能力,還提高了閱讀、寫作能力乃至自己的英語綜合實力。二、翻譯的標準翻譯標準是翻譯實踐的準繩和衡量譯文好壞的尺度。魯迅先生對翻譯標準的觀點是:“凡是翻譯,必須兼顧兩面,一當然力求其易解,一則保存著原作的豐姿?!蔽覈鷤ゴ蟮姆g家嚴復,根據(jù)自己的翻譯實踐,在《天演論》(1898年出版)卷首的《譯例言》中提出了世人皆知的翻譯三字標準:“信、達、雅”。具體而言,“信’’是“意義不倍(背)本文”,“達”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盡譯文語言之能事以求原意明顯”,“雅’’則被業(yè)內理解為“保存原作的風格”。在當代,翻譯理論主張將翻譯標準概括為“忠實、通順”四個字。所謂忠實,首先指忠實于原作的內容。譯者必須把原作的內容完整而準確地表達出來,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遺漏、閹割或任意增刪的現(xiàn)象。忠實還指保持原作的風格,即語體風格、語言風格等,即魯迅所言的“保存著原作的豐姿”。所謂通順,即指譯文語言必須通順易懂,符合規(guī)范,沒有文理不通、結構混亂、邏輯不清的現(xiàn)象。魯迅所說的,翻譯必須t。力求其易解”,就是此意。忠實與通順是相輔相成的。忠實而不通順,讀者看不懂,也就談不到忠實;反之,通順而不忠實,脫離原作的內容與風格,通順也就失去了意義,使譯文成為編纂、杜撰或亂譯。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考綱明確規(guī)定“要求譯文準確、完整、通順”,這和現(xiàn)代翻譯理論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因為準確、完整也就是忠實的要求。三、考研英語翻譯的本質考研英語試卷的閱讀理解由三部分組成,它們是:A節(jié)(傳統(tǒng)閱讀選擇題),B節(jié)(選擇搭配新題型)和c節(jié)(英譯漢)。根據(jù)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大綱的規(guī)定,英語C節(jié)的翻譯題目主要“測試考生根據(jù)上下文準備理解概念或復雜結構并運用漢語予以正確表達的能力。要求考生閱讀一篇約400詞的文章,并將其中5個畫線部分(約150詞)翻譯成漢語,要求譯文準確、完整、通順”。由此,我們可對此題型作出以下解讀:(1)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篇章意識,即根據(jù)上下文來確定文字含義的意識。(2)要求考生具備準確分析英語復雜句式結構的能力,即長難句的解讀能力。(3)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英漢雙語轉換能力,能夠忠實地再現(xiàn)英語原文的概念。顯然,(1)和(2)主要側重于對考生英語語言“理解”能力的考查,而(3)則側重于對考生“表達”能力的考查。而作為英語語言考試的一種題型,無疑它更多的是考查考生對英語語言應用的能力,即對(1)和(2)兩項能力的考查。事實上,在考研英語試卷的結構中,英譯漢屬于閱讀理解題型的子題型這一特點也告訴我們:考研的英譯漢更多的是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一種精確的語言理解力,它不同于閱讀理解,后者更多的是考查考生的邏輯理解力),而考生的“漢語表達”實際上只是評判考生tt理解能力,,的方式和依據(jù)。本人在閱卷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許多考生譯文中的錯誤或含糊不清的地方,正是英語原文令人費解的地方,當然也是命題專家重點考核的地方。所以“理解,,的偏差和錯誤是造成嚴重失分的根源。有鑒于此,我們可得出結論:對英語原文的準確理解不僅是整個翻譯過程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是英譯漢題型考試的本質所在。四、考研英語翻譯的對策(1)歷史如明鏡,可以鑒古知今。唯有了解過去才能把握現(xiàn)在、洞悉未來。故廣大考生一定要利用好“歷年翻譯真題”這面鏡子,它不僅可以讓考生“了解過去”,還可以讓考生更好地“把握現(xiàn)在”和“展望未來”。(2)與其博覽群書,不如精讀一本。4 000道題做一遍的效果絕對比不上1 000道題做四遍的效果。所以廣大考生切莫貪戀“題?!睉?zhàn)術,陶醉于所謂的模擬題和仿真題,因為“仿”真題再“真”,也不如“真”題真。真誠希望廣大考生對歷年翻譯題目能夠做到真正的“精讀”、“熟讀”,相信“熟”必能生‘‘巧”。(3)要想真正提升自己的英語語言理解力和翻譯能力,詞匯認知的廣度性和深度性是不可或缺的?!耙幻?,躊躇旬月”,意思是要找到一個貼切的詞來翻譯,常常需要花上數(shù)月的工夫,可見翻譯是“字字皆辛苦”。所以,要想考試的時候在有限的時問內順利完成翻譯試題,就需要我們平時做一個學習詞匯的有心人,尤其是通過語境閱讀對詞匯進行深度的學習。(4)鑒于考研英語翻譯題目的句子結構多是長難結構,廣大考生應該系統(tǒng)地對自己的語法知識和長難句知識進行梳理。語法是解密英語句子結構的‘‘密碼”,但拿一本語法書來進行研習恐怕于事無補,因為等你研讀完畢,也就只能參加下一年的考研了。所以,找一本有關長難句語法且適合自己的工具書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在短期之內有針對性地梳理你的英語知識,為考研翻譯、閱讀乃至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5)翻譯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項語言技能,不動手是不行的,所以考生平時一定要堅持做翻譯方面的練習。歷年考研英語的閱讀真題可作為較理想的英譯漢素材。在完成閱讀練習后,可以每篇文章挑出五個左右的長難句來進行翻譯訓練,日積月累,相信幾十篇文章讀完后,你已“譯”了幾百個“長句”和“難句”,那時的你必定是tt見多識廣”、“經驗豐富”,成為了一名翻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