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問題的源起:兩種制度發(fā)展模式與兩種理性思維形式
一 兩種制度演進模式及其兩種理性思維方式
(一)英美模式的形成
(二)法德模式的形成
(三)兩種理性思維方式
二 兩種理性思維形式的區(qū)別
(一)經驗理性思維形式的特點
(二)建構理性思維形式的特點
三 兩種理性思維形式制度觀的理論特征
第二章 兩種理性思維形式的形而上基礎
一 本體論基礎
(一)建構理性的本體論基礎
(二)經驗理性的形而上基礎
二 知識論基礎
(一)經驗理性的知識論基礎
(二)建構理性的知識論基礎
三 方法論
(一)經驗理性的方法論及其形成原因
(二)建構理性的方法論及其形成原因
第三章 兩種理性形式的相互越界問題
一 二者的相互越界及其后果
(一)經驗理性的越界及其后果
(二)建構理性的越界及其后果
二 經驗理性與建構理性相互越界的原因
三 解決方法
第四章 經驗理性與制度發(fā)展
一 經驗知識與制度
二 制度的經驗性質
(一)制度是經驗世界的制度
(二)有效的制度是發(fā)現出來的,而非人為設計出來的
(三)制度具有時空的性質
(四)具有現實性的理想制度源于現實經驗(世界)
三 經驗理性與制度演進
(一)傳統(tǒng)、慣例、習俗與制度發(fā)展
(二)自發(fā)秩序是制度變遷的基礎
(三)經驗理性要求為制度立法
第五章 建構理性與制度發(fā)展
一 理性知識與制度
二 建構理性的超越追求
(一)建構理性的超越追求是人類自由意志的體現
(二)建構理性創(chuàng)造至善的價值理想、追求人性的崇高和尊嚴
(三)建構理性體現的是人對自身的自由和解放的不懈追求
三 建構理性在超驗世界對現實制度演進的規(guī)導作用
第六章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對兩種制度模式的超越
一 制度發(fā)展是客觀規(guī)律性與人的目的性相統(tǒng)一的結果
二 制度發(fā)展是自然演進和理性建構相統(tǒng)一的結果
三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是對兩種制度發(fā)展模式的創(chuàng)造性超越
四 兩種制度模式對中國制度建設的意義
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