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民間文學在他者的視域中:全球化時代的少數民族詩歌

在他者的視域中:全球化時代的少數民族詩歌

在他者的視域中:全球化時代的少數民族詩歌

定 價:¥25.00

作 者: 馬紹璽 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云南民族大學學術文庫
標 簽: 民間文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2307667 出版時間: 2007-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 265 字數:  

內容簡介

  少數民族詩歌在全球化的時代前途堪憂,面臨絕種的危險,而且多年來也少有有分量的論著對此進行梳理論證,《在他者的視域中:全球化時代的少數民族詩歌》填補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在這個方面的空白。作者對當代少數民族先鋒派詩人的創(chuàng)作了多維度的文化學闡釋,對于文化全球化給他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帶來的影響,從文化空間的變化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書中對于幾位頗具代表性的少數民族詩人的文本也作了細致的文化解讀。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對少數民族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全球化時代的民族文學所面臨的沖擊與挑戰(zhàn)也是任何民族、個人都無法回避的?!对谒叩囊曈蛑校喝蚧瘯r代的少數民族詩歌》從文化的“自我”與“他者”的雙重視域出發(fā),結合文化訪談、文本細讀等方法,對全球化時代的少數民族詩歌進行了多方面的文化學研究。全書從文化空間的變化——“時/空壓縮”、生存狀態(tài)的變化——“文化流散”、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文化認同”和言說方式的變化——“文化對話”幾個方面分別展開論述.所討論的問題既深入了全球化時代的少數民族文學和文化的現實,又對少數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時代的重構提供了理論思考。該書所討論的問題值得讀者重視。

作者簡介

  馬紹璽,回族,云南騰沖人,1970年生,畢業(yè)于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F為云南民族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出版了《秋天要我面對它》(詩集,2002)、《小涼山詩人詩選》(2006)、《中國現代詩歌欣賞》(合著,2004)等。在《民族文學研究》、《名作欣賞》、《中央民族大學學報》、《思想戰(zhàn)線》、《云南社會科學》等刊物發(fā)表論文40余篇,其中《詩歌中的自我和他者——全球化語境中少數民族詩歌的文化認同問題》曾獲云南省人民政府“2003年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等獎項。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序三 
引言
第一章 文化全球化與少數民族詩歌
 一 文化全球化對少數民族詩歌構成了影響嗎
 二 文化全球化在哪些方面影響著少數民族詩人的創(chuàng)作
 三 “全球化體驗”為當下少數民族詩歌帶來了新的審美空間
第二章 全球化時代少數民族詩歌的文化認同問題
 一 從“文化失語”到“文化自覺”
 二 文化認同危機的詩歌表述
 三 文化的自我、他者與文化認同
 四 “文化身位”與文化認同
 五 文化闡釋權與文化認同
第三章 “文化流散”與少數民族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家園情感
 一 文化流散與少數民族詩歌的“文化翻譯”
 二 流散詩人詩歌中的家園
 三 文化流散、第三種經歷與少數民族詩歌
第四章 少數民族詩歌文本的文化閱讀
 文本之一 哥布:在文化的追憶中
  1.從文化視點到詩歌身份的轉移
  2.哥布詩歌的意義追求
  3.哥布的文化相對主義及其啟示
 文本之二 魯若迪基:民間資源澆灌的干凈與純潔
  1.母親是詩歌的源泉之
  2.小涼山是詩人的“文化母親”,給了他文化身份
  3.真正屬于民間的詩歌品質
 文本之三 聶勒:從文化流浪到文化還鄉(xiāng)
  1.流浪在家園以外
  2.詩歌是一只巨大的懷鄉(xiāng)的胃
  3.“家”是那個永遠也回不去了的方向
 文本之四 晨宏:詩歌的本土意識和文化認同
  1.像一個民族的生活一樣豐富的詩歌
  2.在詩歌中返鄉(xiāng):濃郁的本土意識和文化認同感
  3.自我形象的書寫:一首名為《有一棵老樹死后》的詩
 文本之五 阮殿文:詩歌中的大地品質
  1.對大地的無限渴慕與贊美
  2.詩歌中的大地品質
  3.來自大地的質問
第五章 高原上的幽獨:少數民族先鋒詩人創(chuàng)作訪談
參考書目
附錄一 20世紀云南少數民族詩歌的現代轉型
附錄二 用什么照亮生命??論馬紹璽的詩歌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