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生物科學基礎生物化學(第2版)

基礎生物化學(第2版)

基礎生物化學(第2版)

定 價:¥32.00

作 者: 王金勝
出版社: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高等農林院校生命科學類系列教材
標 簽: 生物化學

ISBN: 9787503849329 出版時間: 2007-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7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生物化學是現(xiàn)代生物學的基礎,是生命科學發(fā)展的支柱,是生命科學領域的“世界語”。因此,奠定堅實的生物化學基礎是農業(yè)科學、生命科學學生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需要。本教材的第1版是在“基礎生物化學教學大綱”基礎上,根據(jù)生物化學的發(fā)展,結合參編院校的教學實踐,并在吸取國內主要農業(yè)院校的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編寫的??勺鳛檗r林院校生物類、農學類各專業(yè)生物化學課的教材,也可供其他專業(yè)的學生及研究生、教師和科技工作者參考。在編寫過程中,為了能盡快反映現(xiàn)代生物化學的面貌和水平,將新進展、新成果及時介紹給學生,我們集中討論制定了編寫大綱,根據(jù)各編著者學術上的專長,分別編寫各有關章節(jié)。編寫本教材總的指導思想是,根據(jù)農林院校生物類、農學類各專業(yè)對生物化學的要求,結合本學科的最新成就,內容既要有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又要盡可能地反映現(xiàn)代生物化學的新成果、新進展;既要使本教材的內容成為一個完整的豐富的體系,又要兼顧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滲透。目的是使學生既能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內容,又能開拓其思路和知識領域。經(jīng)過幾年的使用,《基礎生物化學》(第1版)得到了使用院校的肯定,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足,特別是生物化學發(fā)展迅速,有些概念、理論需及時修正、充實。因此我們對本教材編寫隊伍進行了充實,接納了一些學校的教學骨干,使編寫力量進一步加強。編寫的指導思想與第1版相同,編寫原則是繼承成熟的內容體系,力求第2版更加先進、實用。在此基礎上,對本教材進行了全面的勘誤、改錯、補充、修訂。使本教材的圖文更加準確,內容更加全面,介紹了新的概念和理論,反映了新的成果和進展。本教材體系與第1版相同,共分十二章,第一章至第四章為蛋白質、核酸、酶及生物膜的結構、功能和性質,即生物化學的靜態(tài)部分;第五章以后為物質的代謝和調節(jié),即生物化學的動態(tài)部分。本教材中重要術語在第一次出現(xiàn)時附有英文,所用術語的英文名及縮寫主要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英漢漢英生物化學詞匯》(沈昭文等主編,1998)為根據(jù),有爭議內容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學》(王鏡巖等主編,2002)為標準。為了便于學生學習,各章均編有學習要點,章末附有思考題、推薦閱讀資料和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暫缺《基礎生物化學(第2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蛋白質化學
 第一節(jié) 蛋白質的元素組成
 第二節(jié) 氨基酸
一、蛋白質氨基酸
二、非蛋白氨基酸
三、氨基酸的重要性質
四、氨基酸的分離和分析鑒定
 第三節(jié) 肽
一、肽的概念
二、重要的寡肽及應用
 第四節(jié) 蛋白質的結構
  一、蛋白質的一級結構
  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第五節(jié) 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一、蛋白質一級結構與生物學功能
二、蛋白質空間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第六節(jié) 蛋白質的重要性質
一、蛋白質的分子量
二、蛋白質的兩性電離和等電點
三、蛋白質的膠體性質
四、蛋白質的沉淀反應
五、蛋白質的變性
六、蛋白質的紫外吸收
七、蛋白質的顏色反應
 第七節(jié) 蛋白質的分類
一、簡單蛋白質
二、結合蛋白質
 第八節(jié)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一、蛋白質分離純化的一般原則
二、分離純化蛋白質的基本原理
三、蛋白質純度的鑒定
 思考題
 推薦閱讀材料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核酸化學
 第一節(jié) 核酸的種類、分布與化學組成
一、核酸的種類和分布
二、核酸的化學組成
三、核酸的生物學功能
 第二節(jié) 核酸的分子結構
一、DNA的分子結構
二、RNA的分子結構
三、核酸的序列分析
 第三節(jié) 核酸的理化性質及分離提純
一、核酸的一般性質
二、核酸的變性、復性及分子雜交
三、核酸的分離提純
 思考題
 推薦閱讀材料
 參考文獻
第三章 酶
 第一節(jié) 酶的概述
一、酶的概念
二、酶的催化特點
三、酶作用的專一性
四、酶的化學組成
 第二節(jié) 酶的命名和分類
一、酶的命名
二、酶的分類
 第三節(jié) 酶的作用機理
一、酶的活性中心
二、酶與底物分子的結合
三、活化能與降低酶促反應活化能有關的因素
四、酶促反應實例:羧肽酶A
……
第四章 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
第五章 生物氧化
第六章 糖類代謝
第七章 脂質代謝
第八章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謝 
第九章 蛋白質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謝 
第十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十一章 蛋白質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 物質代謝的聯(lián)系與調節(jié)
附錄 1952~2002年有關生物化學研究的諾貝爾獎獲獎名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