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tǒng)ARM嵌入式Linux系統(tǒng)開發(fā)從入門到精通

ARM嵌入式Linux系統(tǒng)開發(fā)從入門到精通

ARM嵌入式Linux系統(tǒng)開發(fā)從入門到精通

定 價:¥39.00

作 者: 李亞峰、歐文盛、等 編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計算機體系結構

ISBN: 9787302156871 出版時間: 2007-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 308 字數:  

內容簡介

  Linux是一個成熟而穩(wěn)定的開放源代碼操作系統(tǒng),將Linux植入嵌入式設備具有眾多的優(yōu)點。本書以應用最廣泛的新一代ARM9處理器為對象,介紹了 ARM Linux系統(tǒng)移值,包括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入門,交叉編譯器的構建, BootLoader的移植與實現及Linux 2.6內核的編譯與下載;ARM Linux的驅動程序開發(fā),包括最常見的字符設備驅動的分析,塊設備驅動的分析以及網絡設備驅動的分析;Qt GUI開發(fā),包括Qt的具體安裝,Qt的核心技術以及最新的Qtopia Core開發(fā)環(huán)境;最后通過實例來講述Qtopia Core開發(fā)過程。本書通俗易懂,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類、電氣類、控制類、計算機類等專業(yè)本科生、研究生學習嵌入式Linux的參考書目或自學教材,也可供廣大希望轉入嵌入式領域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還可作為廣大嵌入式培訓班的教材和教輔材料。

作者簡介

暫缺《ARM嵌入式Linux系統(tǒng)開發(fā)從入門到精通》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ARM Linux系統(tǒng)移植
第1章 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入門
1.1 嵌入式系統(tǒng)介紹
1.1.1 嵌入式系統(tǒng)概述
1.1.2 嵌入式系統(tǒng)組成
1.2 ARM介紹
1.2.1 ARM處理器介紹
1.2.2 ARM處理器的選型
1.2.3 S3C2410微處理器介紹
1.3 ADS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介紹
1.3.1 ADS軟件組成
l.3.2 使用Code Warrior IDE
l.3.3 使用AXD IDE
1.4 嵌入式Linux開發(fā)介紹
1.4.1 Linux歷史
1.4.2 Linux開發(fā)環(huán)境
1.4.3 GCC介紹
1.4.4 GNU Make介紹
1.4.5 GDB介紹
1.4.6 ARM Linux系統(tǒng)開發(fā)流程
1.5 Linux內核介紹
1.5.1 Linux內核目錄結構
1.5.2 如何閱讀Linux內核源代碼
1.6 本章小結
1.7 常見問題
第2章 交叉編譯工具鏈的構建
2.1 交叉編譯工具鏈介紹
2.2 構建ARM Linux交叉編譯工具鏈
2.2.1 分步構建交叉編譯鏈
2.2.2 用Crosstool工具構建交叉工具鏈
2.3 本章小結
2.4 常見問題
第3章 嵌入式系統(tǒng)的BOOtLoader
3.1 BootLoader概述
3.2 常用的嵌入式Linux BootLoader
3.2.1 U-Boot
3.2.2 VIVI
3.2.3 Blob
3.2.4 RedBoot
3.2.5 ARMboot
3.2.6 DlY
3.3 基于S3C2410開發(fā)板的BoofLoader實現
3.3.1 S3C24lO開發(fā)板介紹
3.3.2 U-Boot分析與移植
3.4 基于S3C2410開發(fā)板自己編寫 BootLoader
3.4.1 設計系統(tǒng)的啟動流程
3.4.2 BootLoader的具體實現
3.5 本章小結
3.6 常見問題
第4章 嵌入式Linux內核移植
4.1 移植的基本概念
4.2 內核移植的準備
4.3 內核移植
4.3.1 內核配置
4.3.2 內核編譯
4.3.3 內核下載
4.4 建立Linux根文件系統(tǒng)
4.4.1 根文件系統(tǒng)的基本介紹
4.4.2 建立根文件系統(tǒng)
4.5 本章小結
4.6 常見問題
第二部分 ARM Linux設備驅動程序開發(fā)
第5章 ARM LiRHX驅動程序開發(fā)入門
5.1 嵌入式Linux驅動程序介紹
5.1.1 驅動程序的作用
5.1.2 Linux設備驅動程序分類
5.2 最簡單的內核模塊舉例
5.2.1 編寫Hello world模塊
5.2.2 編寫Hello World模塊的Makefile
5.2. 3加載和卸載Hello World模塊
5.3 Linux驅動程序開發(fā)要點
5.3.1 內存與I/O端口
5.3.2 并發(fā)控制
5.3.3 阻塞與非阻塞
5.3.4 中斷處理
5.3.5 內核調試
5.4 本章小結
5.5 常見問題
第6章 字符設備驅動程序
6.1 字符設備驅動介紹
6.1.1 字符設備驅動相關的重要結構
6.1.2 主、次設備號
6.2 字符設備驅動開發(fā)實例
6.2.1 四線電阻式觸摸屏原理
6.2.2 S3C 2410觸摸屏工作原理
6.2.3 S3C 22410的ADC和觸摸屏接口特殊寄存器
6.2.4 觸摸屏驅動概要設計
6.2.5 觸摸屏驅動程序分析
6.2.6 配置和編譯驅動程序
6.2.7 測試觸摸屏驅動程序
6.2.8 觸摸屏的校準
6.3 本章小結
6.4 常見問題
第7章 塊設備驅動程序
7.1 塊設備驅動介紹
7.1.1 塊設備驅動相關的重要結構
7.1.2 請求處理
7.2 塊設備驅動開發(fā)實例
7.2.1 MMC/SD介紹
7.2.2 S3C2410提供的SDI接口

7.2.3 SDI相關的寄存器
7.2.4 MMC/SD驅動概要設計
7.2.5 MMC驅動程序分析
7.2.6 S3C2410 SDI接口驅動分析
7.2.7 配置和編譯驅動程序
7.3 本章小結
7.4 常見問題
第8章 網絡設備驅動程序
8.1 網絡設備驅動介紹
8.1.1 網絡設備驅動相關的重要結構
8.1.2 常見的網絡術語
8.2 網絡設備驅動開發(fā)實例
8.2.1 CS8900A介紹
8.2.2 CS8900A網卡驅動概要設計
8.2.3 CS8900A適配器驅動程序分析
8.3 本章小結
8.4 常見問題
第三部分 Qt GUI開發(fā)
第9章 Qt概述
9.1 Linux下的GUI介紹
9.1.1 Linux桌面GUI系統(tǒng)
9.1.2 嵌入式Linux下的GUI系統(tǒng)
9.2 Qt/X11介紹
9.2.1 Qt的歷史和Qt/X11的由來
9.2.2 Qt/X11的版權問題
9.2.3 Qt/11及Qt/Windows的系統(tǒng)架構圖對比
9.2.4 Qt的特性簡介
9.3 Qtopia Core介紹
9.3.1 Qtopia Core與Qt/Embedded
9.3.2 Qtopia Core的體系結構
9.4 本章小結
9.5 常見問題
第10章 Qt/X11初步
10.1 Qt/X11的安裝
10.1.1 Qt/X1l的下載及雙重授權問題的說明
10.1.2 Qt/X11的安裝詳解
10.2 Qt下的Hello World
10.3 溫度轉換的小例子
10.3.1 背景知識
10.3.2 Quit按鈕
10.3.3 攝氏溫度的顯示
10.3.4 華氏溫度的顯示
10.3.5 華氏溫度和攝氏溫度之間的轉換
10.3.6 保存當前的數值
10.4 本章小結
10.5 常見問題
第11章 Qt核心技術
11.1 信號(signals)和槽(slots)
11.1.1 常見的GuI組件通信方式
11.1.2 Qt中的信號和槽(Signals an El Slots)
11.1.3 自定義信號和槽的小例子
11.2 Qt對象模型
11.2.1 元對象系統(tǒng)
11.2.2 信號和槽機制的實現
11.2.3 元對象編譯器moc
11.3 Qt的窗口系統(tǒng)
11.3.1 窗口部件之間的樹型結構
11.3.2 窗口部件的布局管理
11.4 國際化
11.4.1 Qt國際化的基本步驟
11.4.2 動態(tài)改變語言的小例子
11.4.3 一些注意事項
11.5 本章小結
11.6 常見問題
第12章 Qtopia COre
12.1 Qtopia Core的安裝
12.2 Frame Bufrer和avfb
12.2.1 Frame Buffer
12.2.2 編譯qvfb
12.2.3 在qvfb上運行Qtopia Core程序
12.3 移植Qt/X11程序到Qtopia Core中
12.4 輕量級的窗口系統(tǒng)
12.5 進程間通信
12.6 本章小結
12.7 常見問題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