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符號目錄
1 沖擊式水輪機基本理論
1.1 沖擊式水輪機類別
1.2 水斗式水輪機發(fā)電站
1.3 水斗式水輪機能量平衡
1.4 沖擊式水輪機基本原理模型的構建
1.5 沖擊式水輪機基本原理模型
1.5.1 理想射流對固定的理想水斗的作用力
1.5.2 原理模型基本方程
1.5.3 沖擊式水輪機基本原理模型基本方程的數值解
1.6 回顧沖擊式水輪機基本原理研究
1.6.1 射流作用于平板和彎板
1.6.2 射流作用于轉輪水斗
1.7 沖擊式水輪機原理模型出口動能
1.7.1 沖擊式水輪機基本原理模型轉輪水斗出水動能
1.7.2 沖擊式水輪機基本原理模型水斗出水方向
1.8 沖擊式水輪機基本原理模型效率特性
1.9 水斗式水輪機基本原理模型特性
1.10 轉輪同射流水質點間的相對運動
1.10.1 射流相對轉輪的運動
1.10.2 關于所謂的水斗背面最佳型線
1.10.3 轉輪水斗相對于射流的運動
1.10.4 射流分段進入水斗
1.10.5 關于水斗式水輪機的水斗數
1.10.6 關于諾莫圖
1.11 射流
1.12 沖擊式水輪機基本原理模型水斗型線
1.13 實際水斗式水輪機轉輪水斗
1.13.1 射流直徑影響
1.13.2 轉輪直徑影響
1.13.3 水斗式水輪機直徑比
1.13.4 水斗數影響
2 關于相似理論及模型試驗
2.1 水斗式水輪機模型試驗
2.2 沖擊式水輪機單位參數
2.2.1 單位流量
2.2.2 單位轉數
2.3 水斗式水輪機模型特性曲線
2.3.1 水斗式水輪機的開度線
2.3.2 水斗式水輪機等效率線呈卵形
2.3.3 未來的水斗式水輪機模型特性曲線
2.3.4 最優(yōu)效率線
2.3.5 高轉數區(qū)等效率線密集
2.3.6 水斗式水輪機模型特性曲面
2.3.7 特性曲面應是光順而圓滑的
2.4 水斗式水輪機設計
2.4.1 水斗式水輪機的轉數及轉輪直徑
2.4.2 水斗式水輪機射流直徑(或流量)
2.5 噴嘴
2.6 關于相似理論
2.6.1 直徑比竽與比轉數
2.6.2 關于標準直徑、系列型譜
3 水斗式水輪機動力性能
3.1 水斗式水輪機基本原理模型動力性能
3.2 水斗式水輪機最優(yōu)工況點
3.3 水斗式水輪機最優(yōu)效率線
3.4 關于水斗式水輪機的性能換算
3.5 關于比例尺效應
3.6 水斗式水輪機能量損失
4 水斗式水輪機轉輪破壞
4.1 關于汽蝕理論
4.2 水斗式水輪機汽蝕質疑
4.3 水斗破壞機理
4.3.1 水斗工作面
4.3.2 水斗背面破壞
4.3.3 水斗側面
4.4 水斗銷的斷裂及受力面磨損
4.5 水斗裂紋及斷斗
5 水斗式水輪機轉輪設計
5.1 噴嘴設計
5.1.1 水斗式水輪機射流直徑
5.1.2 噴嘴
5.2 轉數及轉輪直徑
5.3 內擺線
5.4 水斗數目的選擇
5.4.1 每個水斗每次工作所接受的射流段
5.4.2 水斗數
5.5 水斗在轉輪輪輻上的位置
5.6 射流在水斗工作面上的運動
5.7 射流間的干擾
5.8 水斗的進水邊
5.9 水斗的出水邊
5.10 轉輪水斗型線
5.11 水斗背面
5.12 水輪機設計效率的評估
6 水斗式水輪機展望
6.1 水斗式水輪機的飛逸及其限制
6.2 水斗式水輪機的雙調節(jié)機構
6.3 水斗式水輪機的控制機構
6.4 水斗式水輪機的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