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瓷器、玉器、書畫……這許許多多的文物寶藏之所以能夠留存下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有人曾經不惜重金甚至生命去珍藏、保護它們,正是因為這些人的付出,才使無數(shù)國寶得以為后世品鑒、觀賞。這些被后人稱作收藏家的人,在他們的收藏道路上歷盡坎坷艱難,既有豪氣干云的壯舉,也不乏無奈絕望的辛酸。20世紀字畫收藏六大家中,排名首位的龐元濟不惜花400銀元買一把宮扇。著名畫家張大千曾將用一座王府換來的《韓熙載夜宴圖》交還國家,但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是一名造假高手。憑借著過人的畫技和精深的藝術功底,作假戲弄別人甚至以假亂真、以假還真、售假購真竟成了他的一大嗜好。出身豪門的張伯駒“不務正業(yè)”,本應接任鹽業(yè)銀行董事長兼任總稽核的他把大部分時間和金錢都用在了書畫和戲曲藝術上,以至于被人綁架竟然無錢贖身。一眼就能辨別真?zhèn)蔚臅嫶蠹覅呛谖幕蟾锩?,家藏文物被洗劫一空?968年,畫度中風的他在絕望中自拔導管,帶著怨恨與不滿離開了這個讓他名噪一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