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李里講《論語》與其他一些中國古典經典的白話翻譯版不同,這是李里課堂講《論語》的講課錄音整理,再輔以一些平時的研究成果而寫成,因此有著十分明顯的李里個人學理研究和著作撰寫的特征?!∩钊霚\出,微言大義,這是李里此書最突出的特征?;蛟S,這也本該是研究《論語》的著述應該具備的特征。因為《論語》作為語錄體的記錄,它本身就具有深入淺出、微言大義的風格?!±?,你翻開此書,一開始就是《論語》的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那么,這種大白話似人人皆知的平常話有什么好解讀的呢?且看李里一一解來。李里首先從文字學角度解釋“學”、“習”、“朋”、“樂”等的原意,指出人應學習且應“窮道”,應愉快交友平和交友,應君子般地看待稱譏毀譽,并進而點出此段話三層次,講出了《論語》的整個內容和精神,人與心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天的關系,說出了整個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主要就是解決這三個問題:人與心,人與人,人與天。 “要達到一個和諧境界,人與心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天的和諧”。他還指出論語開篇這三句話與《論語》最后一篇《堯曰篇》里最后三句話是相呼應的,即“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為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薄肮省墩撜Z》開篇在這三組關系,結尾在這三組關系。人與天之和諧,人與人之和諧,人與心之和諧,這三組和諧既是《論語》的核心,也是整個中國文化的核心。” 你看,李里論得有多好!不僅能在一些初看上去并無多大意思的句子中尋繹出句中深藏之哲理內涵,而且旁征博引,前后聯(lián)系,把《論語》當成系統(tǒng)看待,當成中國文化的系統(tǒng)看待,條分縷析,入木三分。這當然又與李里在國學、儒學領域中廣博而精到的學養(yǎng)相關?!∠瘛墩撜Z》這種說理的文章,要講得生動有趣是很困難的。我們能看到的一些譯成現(xiàn)代白話的經典文獻,大多為就句論句硬譯直譯之作,難免嚼蠟。你讀李里此書,不僅用語口語化——這顯然是李里希望保持平易親切的語言特征,而與《論語》語言風格相吻合,同時,李里在講義中還穿插大量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如“弱冠”之由來;“四書”的淵源;講 “北辰”之星而談到古代天文,再講到“紫薇宮”與“紫禁城”之由來;講“思無邪”而涉中醫(yī)《黃帝內經》“傷心”之論、《樂記》之情志論、蔡元培之美育代宗教論……無引經據(jù)典考證之枯燥繁瑣,卻于生動活潑聊天式談話之中,又有旁征博引豐富知識的有趣穿插與印證。其難得的是,如此豐富的知識,如此淵博的考證,卻表現(xiàn)得如水到渠成,自然親切,信手拈來而頭頭是道?!∵@就是李里此書的學術風格,把純學理的深刻理論探討寓于行云流水般的娓娓道來之中,寄寓于可讀性與趣味性之中,既不失學術的嚴謹規(guī)范,又有文學藝術的情趣興致,這顯然得力于李里廣博的知識結構和對先秦典籍爛熟于胸的深厚學養(yǎng)?! 墩撜Z》如李里這般講來,講到如此生動有趣的程度,顯然也不多見?!丁凑撜Z〉講義》的出版,亦屬學術出版界之“另類”。在回歸傳統(tǒng)宏揚國學的今天,李里連同他的《〈論語〉講義》的出現(xiàn),無疑是件極好的事。作者簡介李里,長衫先生,一九七六年生于重慶,現(xiàn)執(zhí)教于四川師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先生天資聰慧,幼承底訓,三歲即習書畫,年十歲,其作即于英、美、法等國展出并在國內外多次獲獎。先生自小熱愛四書五經,年未十五即有志于學,著長衫至今。十六歲,始出游歷,兼訪各方賢士名家。十八歲,為磨煉己志,體察農事之苦,乃深入鄉(xiāng)間,務農一載。后因于羅漢寺藏經樓整理經書之便,乃得博覽群經,自此兼習佛學。 先生雖志隱逸,然蔥蔥之木終將出林。故數(shù)年間李里之名不脛而走,長衫先生亦成佳話?;蚯髮W請益,或獵奇問難,先生皆待之以恭。先生學識淵博,身體力行,講辯無礙,近年為弘揚國粹,應邀全國各地各階層講學,所至皆無虛席。先生著長衫,履布鞋,書毛筆,非圖標異,乃以表里若一,方為君子。子日:“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濒家釉?!編輯推薦少無流俗韻,賦性異同倫;古籍胸中蓄,華章筆底新?!娫~古文家周汝森先生詩贈作者青年學者,儒家風范?!袊鴼v史地理學創(chuàng)始人侯仁之先生天道酬勤,贈李里小友。——季羨林老先生題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