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的鐘表收藏是在明清兩代皇宮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包括近300年以來東方和西方各國的作品,在世界鐘表收藏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明清問蔚為壯觀的中西文化交流大潮的涌現(xiàn)是以宗教文化為先導,由耶穌會傳教士科技傳教的策略促成的。早期傳教士進入中國的歷程充滿了坎坷。耶穌會東方傳教的先驅沙勿略(Francis Xavier)一直尋找機會進入中國,他曾幾次往返于南中國海,但最終壯志未酬,于1552年客死在中國大陸近海的上川島。1553年葡人入居澳門,10年后首批耶穌會傳教士抵達此地,但仍無法進入中國內地。如何打開中國的大門,令傳教士們大傷腦筋。鐘表的奇思巧制對人們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耶穌會傳教士們發(fā)現(xiàn)中國人對鐘表等西洋奇器同樣充滿好奇和興趣,這種奇特的機器不通過人力就可以按時敲響報時,令人匪夷所思。正因為如此,鐘表也就成了傳教士疏通關系尋找進入內地機會的當然之選。在傳教士的禮品中,鐘表往往是不可或缺的。通過贈送,演示鐘表,傳教士便非常容易地與中國文人和官僚進行更深一層的精神交流,打動他們,為傳教之路開啟方便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