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進化》一書對地球生命的創(chuàng)始,人類的起源、生命進化的模式,以及死亡滅絕的循環(huán),人類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等,有大量全新的見解: 地球生命的誕生,離不開宇宙孕育生命機制的大背景。宇宙、地球、生命之間,如同農夫、土地,種籽一樣,是三位一體的。地球生命現(xiàn)象是宇宙無數(shù)生命現(xiàn)象的細節(jié)之一。地球是一枚不斷釋放新能量,并且從不重復舊演化的星體。地球迄今為止的生命歷史,可以分出造化時代、造化與進化兼有的時代、進化時代。這三個歷史階段的生物特征各異,不能混淆。生活在進化時代的人類,必須摘下進化的眼鏡,才能看清楚地球前兩個歷史時期生命形態(tài)的天差地別。沒有造化,談不上進化。造化是締造物種,進化是改良物種。造化是豆子,進化是篩子。有了造化的豆子在先,在能有進化的篩選在后。人類是由特定的猿種進化而來的。人類種猿與其他古續(xù)雖然看上去都是一副毛茸茸的樣子,本質卻殊同二類。人類種猿最大的特點是它們擁有優(yōu)秀的大腦。這與生俱來的前提條件,注定了它們的未來將要發(fā)生巨大的進化變革。當其他猿猴只在本物種的范圍內進化時,人類種猿卻從人類的原胚,一路追風般榮登智能生命的寶座。古人猿直立行走的原因只有一個,由于大腦的進化,大腦供血量的增加,使得一貫伏行的古人猿,對四肢著地產生了頭昏眼花的不適感。唯有直立起腰身,抬高頭顱,才能緩解這種不適。它們從偶爾的直直腰,到半爬半走,直至后來全然直行…… 沒有哪一種生命愿意進化。進化的有無,由外部生存環(huán)境的優(yōu)劣決定。進化的速度,由生命對環(huán)境的適應程度決定。進化的質量,由生命大腦的品質決定。大腦分有突體與能量兩個部分。靈魂是對人的大腦能量的統(tǒng)稱。靈魂的看不見與思維的無形無狀有些相似。死亡分有可視性的絕對死亡,與非可視性的相對死亡兩大部分。死亡使得地球生命具有了更新與修正的力量。未來人類應該接受理性與感性雙重的教育。常規(guī)的理性教育從童年開始,系統(tǒng)的感性教育,則是對成年人思維能力漸衰的有力補償。這雙重的教育,意味著人類的成長將有兩個進身之階。感性教育相當于一次再教育,它將改變人生的機遇和人生的態(tài)度。我們把地球生命比作是一個小家庭,宇宙生命就是一個大社會。這其中,各種生命在各自的星體上發(fā)生著、發(fā)展著、進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