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前言:水文化和河流文明
第一章 黃河與黃河文明
第一節(jié) 黃河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
一、河流持續(xù)不間斷
二、流經區(qū)域地貌獨特
三、河水含沙量高
四、河流水量少
五、流經區(qū)域氣候特殊
六、歷史上多災多難
第二節(jié) 黃河早期文明的基本特點
一、先進性和早熟性
二、持續(xù)不間斷性
三、相對封閉性
第三節(jié) 黃河早期文明在中國和東亞的地位
一、黃河早期文明在古代早期階段的地位
二、黃河早期文明對中國早期文明的歷史貢獻
三、黃河早期文明的傳播和輻射
第四節(jié) 黃河文明與華夏文明的關系
一、黃河文明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階段
二、黃河文明對華夏文明的歷史貢獻
三、黃河文明在華夏文明中的主流地位
第五節(jié) 黃河是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的搖籃
一、黃河擁有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
二、黃河孕育了華夏民族的起源
三、黃河創(chuàng)造了華夏燦爛的古代文明
四、黃河是華夏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第二章 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比較
第一節(jié) 不同的自然地理條件
一、地理環(huán)境差異
二、水量差異
三、含沙量差異
四、支流差異
五、洪澇災害差異
第二節(jié) 不同的人文地理條件
一、經濟基礎差異
二、文明核心不同
三、文明連續(xù)性程度不同
四、文明因素的差異
五、開放程度的差異
第三節(jié) 對中國歷史進程的階段性差異
一、文明重心處于黃河流域時期
二、文明重心開始南移時期
三、兩河文明并榮時期
四、文明重心處于長江文明時期
第四節(jié) 未來發(fā)展的不同基礎
第三章 黃河文明與其他河流文明比較
第一節(jié) 不同的自然條件
一、面臨氣候條件的不同
二、河流泛濫的程度不同
三、河流的交通環(huán)境不同
第二節(jié) 不同的人文地理條件
一、文明起源模式不同
二、經濟基礎不同
三、文明的政治體制不同
四、文明的內涵不同
第三節(jié) 對世界歷史進程的階段性影響
第四章 黃河與人
第一節(jié) 黃河探源
一、“黃河”的來歷
二、導河積石
三、重源伏流
四、親歷河源
五、探尋河源
六、測定正源
第二節(jié) 治理黃河
一、治水的傳說
二、筑堤與“以鄰為壑
三、漢武帝瓠子堵口
四、賈讓的《治河三策》
五、王景治河
六、八百年安流的事實與原因
七、高超分埽合龍
八、賈魯堵口復故
九、明清至民國治河
第三節(jié)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
一、羊皮筏子
二、黃土窯洞
三、九曲黃河燈
四、災害、習俗
五、河神祭祀
第四節(jié) 根系黃河
一、黃帝與夏的傳說
二、商人的遷移和周朝的分封
三、開疆拓土和移民實邊
四、亂世流移:南遷的序幕
五、永嘉南渡和邊疆移民
六、羅斯戰(zhàn)俘和南遷的浪潮
七、靖康南渡和金元時的外遷
八、移民東北和南遷的余波
九、黃河流域:民族的大熔爐
第五章 黃河文明永葆青春之道
第一節(jié) 河流文明與環(huán)境
一、河流古文明的興衰與環(huán)境演變
二、黃河文明的衰落與環(huán)境變遷
第二節(jié) 河流文明與人類
一、水、河流與人類的歷史考察
二、黃河歷史發(fā)展中的人-河關系
第三節(jié) 河流文明與河流倫理
一、黃河文明與河流倫理
二、從征服自然到與自然和諧相處
第四節(jié) 黃河文明的機遇與轉型
一、黃河文明在新形勢下面臨的機遇
二、黃河文明的作用不可替代
第五節(jié) 黃河文明永葆青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