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文學的“三國”,也是歷史的“三國”;“論語”是哲學的“論語”,也是政治的“論語”。當“三國”遇上“論語”,當易中天遇上了于丹,就會擦出智慧的火花,點燃文化的火炬。易中天和于丹同臺對談,妙語如珠,古今交匯,把古典信手拈來,將對傳統(tǒng)文化經典的領悟融入當下生活。書中還收錄于丹、易中天的數篇演講紀實,風趣中見智慧,談笑中有見識,帶領讀者從經典中體悟人生,從古典中學習生活,用整個生命去感受中國經典的溫度。作者簡介于丹,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影視傳媒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作為知名影視策劃人和撰稿人,于丹為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今日說法》《藝術人生》等50個電視欄目進行策劃,現(xiàn)任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科教頻道總顧問,北京電視臺首席策劃顧問。 2006年10月以來,于丹教授先后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上解讀《論語》和《莊子》,社會反響強烈,據演講稿整理而成的《于丹〈論語〉心得》和《于丹〈莊子〉心得》,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兩書累計銷售量超過600萬冊,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普及和推廣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易中天,湖南長沙人,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學術著作;出版“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閑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品人錄》,銷售量都多達數十萬冊。 易中天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節(jié)目中成了“學者明星”,在熒屏上引經據典,風趣幽默地講述“三國”,顛覆熒屏原有的歷史人物。其主講的《漢代人物風云》一度掀起民間“漢風”熱潮?!兑字刑炱啡龂凡コ鲋螅瑒?chuàng)造了《百家講壇》的收視高峰,同時帶動了《品三國》一書的熱銷。編輯推薦百家講壇當家明星首次聯(lián)手著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品人生苦短,品歷史綿長,品心靈幽微,品宇宙浩瀚……易中天于丹同臺對談,共品人生,妙語如珠,古今交匯,將對傳統(tǒng)文化經典的領悟融入當下生活。書中還收錄于丹、易中天數篇演講紀實,風趣中見智慧,談笑中有見識,帶領讀者從經典中體悟人生,從經典中學習生活,用生命去感受中國經典的溫度。易中天和于丹,都是經典靈感海洋中的探索者,他們都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去為經典作出更豐富﹑更多采多姿的詮釋,提供更多的“附加值”,也刺激更多人去擁抱經典。讓這些被重新發(fā)現(xiàn)的經典,成為我們生活中一座又一座的心靈發(fā)動機。書摘認認真真活在當下司馬牛去問孔子,什么叫君子,孔子的解釋特別簡單,就四個字,叫“不憂不懼”,就是內心不憂思,不恐懼。學生不以為然,說:“不憂不懼,斯為之君子已乎?”好像太簡單了吧。于是老師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一個人叩問自己的心靈去反省的時候,上不愧蒼天,下不愧子女,那么他內心有什么憂、有什么懼呢?也就是說,一個真君子,他的內心坦坦蕩蕩,沒有戚戚之懷,認認真真活在當下,盡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如此而已。君子和恐怖分子只有一步之遙我發(fā)現(xiàn)社會中有一些以君子自居的人,老要對別人進行道德譴責。他以道德高尚者自居,自稱是有道德潔癖的人,自稱是道德完美的人。其實跟恐怖分子只有一步之遙。你自律是可以的,但是你要知道大多數人是做小人,就是做一個普通人。羅貫中不夠八卦歷史有很多八卦的東西。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的時候,他的忠奸思想太重了,不會去八卦。如果讓周星馳來整的話,周星馳演關公肯定演的是一個八卦的關公,不定是什么模樣呢。羅貫中非此即彼的觀念太重了,他老是忠啊奸啊,正啊邪啊,君子啊小人啊,紅臉啊白臉啊,他非得這樣。歷史上其實很多很生動的東西就沒有了。心靈的搜索引擎今天的高科技,什么字我們用GOOGLE一搜,幾萬條就出來了。但我們永遠也不會有一個心靈的搜索引擎,不知道就在當下,就在此際,我們最真心想要的是什么,不要說相比于二千五百年以前,就僅僅相比于半個世紀之前,我們的物質選擇已經極大地豐富了,但是豐富一定能導致幸福嗎?可以說對于有準則的內心來講,豐富的選擇可以是奢侈,但是對于沒有準則的內心來講,越是豐富就越是災難,因為人會陷入為選擇而選擇、不斷的忙碌中,但最終是沒有目標的。《西游記》才是大話的祖宗《品三國》講的就是歷史,但是有時候我會把它與《三國演義》作一番比較,以便告訴觀眾和讀者,哪些是歷史,準確地說哪些是史書上的記載,哪些是作家的藝術想象,是藝術創(chuàng)造?!洞笤捨饔巍肪透鼪]有問題了?!段饔斡洝芬呀洿笤捔恕洞筇莆饔蛴洝?,《西游記》才是大話的祖宗。玄裝法師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取經也是真實的事情,但絕沒有帶一個猴子悟空、帶一個豬八戒,還帶一個沙和尚。誰都知道這不是歷史真實的,但絕對不會有問題。于丹:我喜歡周杰倫和他的“中國風”其實周杰倫的歌我非常喜歡,從最早的時候我就喜歡。周杰倫的歌我都很熟悉,大家可以看到2006年的樂壇,那是一個網絡音樂的天下,專業(yè)歌手里面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第一就是《依然范特西》,在這張碟里面,就收了他很多很中國風的曲子,比如說大家很熟悉的《菊花臺》,整個他的造型,他的詞,包括前面的《東風破》、《發(fā)如雪》,方文山整個的創(chuàng)作,我覺得都是很中國意象的。但這種中國意象是非常時尚、非常前沿的。它其實是完成了對中國詩詞意象的解構,而不是結構。我們去寫格律詩的時候,是從那樣的一個平仄格局里面去一點一點地完成一種七寶樓臺的堆砌,但在周杰倫的歌里面,在方文山的詞里面,是做了一種情趣的解構,最后總會放上一點點中國音樂的造型元素。于丹:我只是個正常而健康的女人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從小是個偏科的孩子,當我語文作文從小就寫得好得不得了的時候,我的數學就一塌糊涂,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算錯應用題,不光是數學題,還有政治,我經常算出地主欠張大爺多少多少斤糧食,張大爺反過來剝削地主了,因為乘和除多了,弄不清楚。實際上我可以很坦然地看到我缺乏數理邏輯,我缺乏方向感,我生活中有很多缺憾,這樣我覺得真實,這才會讓我覺得說,一個人生活必須要看到它最樸素的東西是什么。我覺得每個人的生活都不用想說“我是完美的”,完美太累了。我覺得最好的標準就是正常而健康。所以關于家庭,關于自己,我都告訴大家一個判斷,正常而健康。于丹:生活中的“非愛行為”過去說到中國的勞動婦女,一直都把奉獻、犧牲作為傳統(tǒng)美德,我對這種話很抱質疑,因為我不喜歡犧牲這個概念。什么叫做犧牲?根據《詞海》的解釋,是那種被剝奪生命、奉上祭壇的生物才叫犧牲。犧牲就意味著你為了某個崇高的目的而放棄了自己的生命。當女人覺得她為家庭、事業(yè)做出了犧牲,這就給她的抱怨找到了最佳理由。她就會跟孩子說,媽媽就是為了你才弄得蓬頭垢面,你不好好學習,你對得起我嗎?然后對老公說,我就是為了這個家才操勞成這樣,你還不好好愛我,你還對得起我嗎?當一個人總是這樣抱怨的時候,這在心理學上叫“非愛行為”,以愛的名義所進行的親情之間的綁架。對一個女人來講,你愛一切,你付出,你享受,這是一個很幸福的過程。能夠愛與被愛,這是生命的幸福與奢侈。所以我覺得,誰都不要說犧牲,我們自己付出了,我們的收獲更多。于丹:我的朋友圈我有形形色色的朋友,我的一個朋友圈子跟另一個朋友圈子完全不交叉。我有一批特別文人氣的朋友,是把酒臨風、賦詩作畫的老先生,我跟他們在一起,可以完成一種文化飛揚的穿越。我還有另一批玩行為藝術、特別酷的年輕朋友,我們可能今天去聽爵士,明天去看展覽,后天去飆車。另外,我還有一批特別女人氣的朋友,今天去泡吧,明天去做SPA,后天去逛小店。當然,我的學生都是我的朋友,大家可以一起玩得非常瘋。我覺得,人生就是因為擁有不同的朋友,你在這個社交角色中,生命的各種潛質都可以被啟動,他們可以激發(fā)你的活力,所以對朋友要永遠感恩。于丹:孔子說的不是廢話那個12歲的小女孩說:“阿姨,我看完你的書,才知道孔子說的不是廢話?!蔽耶敃r很想抱抱她,十二三歲的孩子,當他們打著游戲機、吃著麥當勞、聽著流行曲的時候,她還能知道孔子說的不是廢話,已經足夠了。我們不需要她了解多少,不需要她系統(tǒng)地誦讀——誦讀也不一定就是唯一的形式。其實只要拋開成見,我們會知道,各種文化在生命中的激活都是需要的。她只要覺得這不是廢話,值得她去關注,這就是我們未來的希望。于丹:你成就世界,世界才會成就你我們今天的社會,有太多太多的不盡如人意,但恰好是這些地方需要我們去做。心懷夢想,有快樂飛揚的力量,才能從困難中超越而去。也許因為我們今天的社會太沉重了,我才不愿意我們的心困頓于此。我們正需要用這種樂觀的精神與達觀的力量去改變這個世界,所以我們的自我才必須堅強。我想,一個現(xiàn)實主義者去做事,他可能會被現(xiàn)實中太多的困難擊垮而妥協(xié);而一個永不妥協(xié)的理想主義者,他行走于現(xiàn)實之中,也許正是由于他的堅忍,再堅忍一點,下一步就是奇跡的發(fā)生。從這一點來說,如果我們真正對家國有所憂患,我希望在憂患之外,我們能以一種堅強、理想的態(tài)度去改變這個社會,在完成這個社會使命的同時,也讓自己的生命寬度能夠因此擴大。于丹:像李白同志學習李白終其一生,“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到老了,杜甫去看他,問他你這一輩子還有什么遺憾???總歸人生要有點遺憾吧?他想了想說,我看晉代葛洪寫的《抱撲子》,都是那些求仙求道煉丹的事,可我這一生啊,怎么就沒煉成丹呢?我很對不住這個葛神仙??!在杜甫這樣一個“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人來看,這個觀點太不著調了。但杜甫的心眼兒很好,他能理解朋友,他倆只差11歲,兩個人一直非常好,所以杜甫最后就給李白寫了一首小詩,說人生晚秋,我來看你,你還像蓬草一樣飄零,問你有什么遺憾,你就說你對不起葛洪。你這樣的一個人在我看來是什么人呢?所以他的詩說:“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我自痛飲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也就是說,李白這一生傲慢,飛揚跋扈,無所羈絆,是為什么?因為他是一個獨立天地間的英雄,不為其主,這才是真正的生命。易中天:寧做真小人,不做偽君子像我這樣一個“真小人”,我就特別能自得其樂,做一點我喜歡、我能做的事而已。閱讀經典就是一件興之所至的事情。什么時候想讀什么時候讀,從你想讀的那天開始。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去讀,如果你作為一個母親或父親感覺不干點什么就沒有盡責的話,那我給你一個建議,從懷孕那天開始讀。準爸爸在準媽媽耳朵旁邊讀《論語》好了呀。我教育孩子很簡單,從他自己想讀的那天開始。易中天:嫁人要嫁易中天嘛現(xiàn)在的年輕人已經習慣了密集的圖像、簡潔的內容,喜歡上網查資料,不喜歡讀書,所以有人問我,怎樣才能讓年輕人愛上讀書?全民閱讀,先要讓大家愛讀書。怎么做到呢,我問你這么一個問題,你怎么能做到讓一個男人愛上你?可愛的人被愛,很簡單。如果一個人是可愛的,就肯定會被人愛上,擋都擋不住。不是有不少網民說,嫁人要嫁易中天嘛。要讓大家愛上一個人,就是要讓這個人可愛。如果要讓全民愛上讀書,只有一條出路,就是書要可愛。沒有別的辦法。你板著一個面孔,拉著一張教師爺的臉,開口就訓人,或者寫的誰都看不懂。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傻子,就是你最聰明,你寫出來的書有人讀嗎?沒人讀,活該;賣不掉,活該。易中天:三分還是七分?應該說,人們還是明白的,歷史是歷史,小說是小說,電視劇是電視劇,唯獨在一段歷史上有問題的就是三國。把《三國演義》當作歷史的人太多了。因為《三國演義》在創(chuàng)作時,大量材料直接來自《三國志》,甚至原文照抄。傳統(tǒng)的說法是七分實三分虛,即七分是真實歷史,三分作了加工,這就相當接近歷史了??上А捌邔嵢摗钡脑u價未必準確,比方說,“赤壁之戰(zhàn)”這一章節(jié),恰恰倒了過來,是“三實七虛”,大部分是虛構的。我覺得,反倒是香港的古裝戲挺好,只要認準了是古裝戲而不是歷史劇就沒有問題,不會有誤解的?!镀啡龂分v的就是歷史,但是有時候我會把它與《三國演義》作一番比較,以便告訴觀眾和讀者哪些是歷史,準確地說,哪些是史書上的記載,哪些是作家的藝術想象、藝術創(chuàng)造。易中天:別給觀眾和讀者作道德秀在我的《帝國的惆悵》那本書中,講了嚴嵩,他是公認的奸臣,是沒有爭議的,他干了很多壞事,但我覺得他很可憐,我給予他同情。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為了拍皇帝的馬屁,他做到什么程度呢,充當皇帝實驗室的小白鼠?;实巯矚g煉丹,煉那長生不老藥,丹煉成了,是不是有問題,需要人試驗,嚴嵩就去試驗,先吃一粒,而后寫試驗報告,你說他是奸臣?我看是忠臣!最后被皇帝說拋棄就拋棄,難道他沒有值得人同情之處嗎?這樣的眼光看歷史難道不對嗎?非要提到某個奸臣時,咬牙切齒,義憤填膺,表現(xiàn)出你的道德感?我看,很多人是在作道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