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言
§1.1 歷史概述
§1.2 激光冷卻與陷俘原子的重要意義和應用前景
§1.3 本書的體例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光與原子的相互作用
§2.1 輻射場的描述
2.1.1 經典描述
2.1.2 量子描述
§2.2 原子狀態(tài)的描述
2.2.1 原子能態(tài)的量子數描述
2.2.2 堿金屬和堿土金屬的原子能級
2.2.3 塞曼效應與斯塔克效應
2.2.4 能級躍遷和選擇定則
§2.3 躍遷概率
2.3.1 孤立二能級的躍遷概率
2.3.2 有弛豫作用下的穩(wěn)態(tài)躍遷概率
2.3.3 自發(fā)躍遷和受激躍遷
2.3.4 非浸漸躍遷及其躍遷概率
§2.4 吸收和色散
2.4.1 密度矩陣
2.4.2 光學布洛赫方程和原子極化率
2.4.3 吸收和色散
§2.5 譜線的增寬和位移
2.5.1 飽和與飽和增寬
2.5.2 多普勒頻移與增寬,反沖頻移
2.5.3 光位移
2.5.4 譜線的其他輻射增寬與頻移
§2.6 光抽運
2.6.1 光抽運與光極化
2.6.2 暗態(tài)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光場對原子的作用力
§3.1 電磁場對物體的作用力,光壓
§3.2 計算輻射場對原子作用力的出發(fā)點
§3.3 靜止二能級原子在光場中所受的散射力和偶極力”
3.3.1 靜止二能級原子所受光場力的一般表達式
3.3.2 散射力和偶極力
§3.4 運動原子所受的光場作用力
3.4.1 平面波情況
3.4.2 駐波場情況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原子束的激光操控
§4.1 原子束的激光減速——基本方法
4.1.1 連續(xù)補償多普勒頻移的方法
4.1.2 克服光抽運效應的方法
§4.2 原子束的激光減速——實驗結果
4.2.1 激光頻率掃描實驗
4.2.2 塞曼與斯塔克減速實驗
……
第五章 光學黏團
第六章 亞多普勒冷卻
第七章 中性原子的光學講阱
第八章 激光冷卻與陷俘原子的應用
第九章 靜磁阱
第十章 蒸發(fā)冷卻
第十一章 稀薄氣體中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實現
第十二章 結語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