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以科學幻想為構架,編織了一個海底歷險的動人故事。故事中人物不多,卻刻畫生動、性格迥異。關于尼摩船長駕馭著諾第留斯號潛艇開始險象環(huán)生的海底旅行的故事都是通過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之口講述的。尼摩船長是諾第留斯號的靈魂,他是作家心目中的反殖民主義和反帝國主義的英雄。他雖然與世隔絕,營造了自己的理想王國——海底世界,以逃避人類社會的邪惡,卻因仇恨而將最終導致自我毀滅。作家借尼摩船長之口,譴責了殖民主義戰(zhàn)爭及其罪惡,書中的另一個主要人物阿龍納斯教授是以第一人稱出現的。他作為諾第留斯號的囚徒,卻能怡然自樂地利用這次機會潛心研究令他癡迷的海底動、植物。凡爾納以一貫的輕喜劇般的筆調塑造了阿龍納斯教授主仆二人的漫畫形象。冷靜、沉著、富于理性是主仆二人的相似性格,而在仆人康塞爾身上,這種性格顯得更為執(zhí)拗可笑。尼德·蘭也是一個引入發(fā)笑的小人物。他勇敢、直爽,遇事魯莽急躁。雖然因為貪吃惹出過小麻煩,卻能在關鍵時刻顯示出不凡的身手。凡爾納的科幻小說開創(chuàng)了現代科幻小說的先河,以汪洋恣肆的幻想啟發(fā)了人類的智慧。而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講,凡爾納的小說最能引入深思的是作家蘊含在作品中的深切的憂患意識。《海底兩萬里》中,凡爾納融進了他對人類與社會、科技與道德的思考。他為人類能否正確運用科技發(fā)明而擔憂,因為科學技術一旦被邪惡勢力所掌握,就不但不能造福于人類,反而會帶來災難,甚至是毀滅性的災難。關于人類與自然,凡爾納渴望人類永遠是自然的朋友。人類對自然的瘋狂索取,肆無忌憚地捕獵、采伐,必將使人類自食惡果。在20世紀末葉,當人們面臨著核武器、環(huán)境惡化、資源枯竭等危機時,人類才逐漸意識到讓青少年從小就培養(yǎng)出科學的良心和環(huán)境憂患意識是多么必要。這不能不令人對一個世紀前就提出這個問題的凡爾納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