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闌珊處:時代夾縫中的學人》是筆者的一個集子,其中文章所述及的,多是學人或者所謂的“文化名人”,換言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文人和知識分子。所以如此,與多年來中國思想界的經常性話題有關,也與自己的研究興致相關。要之,擬透過其中的一些事例,窺見一點陳寅恪先生當年所標榜的“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何以作為一種稀缺性資源在中國知識分子身上逐漸流失,以及在我們的歷史上曾經發(fā)生過的那些苦難,至于它對歷史的書寫,或許也不無小補。此書是筆者策劃的從細節(jié)入手關注上個世紀學人與時代糾葛的“學人系列”的第一本,所關注的是學人或者所謂的“文化名人”,換言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文人和知識分子,關注的是20世紀動蕩時代夾縫中、壓力下或抗爭或探索或屈服的種種學人,所以如此,與多年來中國思想界的經常性話題有關。作者擬透過其中的種種人物和他們一些事例,窺見一點陳寅恪先生當年所標榜的“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何以作為一種稀缺性資源在中國知識分子身上逐漸流失,以及在我們的歷史上曾經發(fā)生過的那些苦難。這《燈火闌珊處:時代夾縫中的學人》浸透著作者對諸多舊時人物與文脈人格的深切關注,旨在闡發(fā)一種今天逐漸失落的人文情懷,以期于當下有療救治弊之效。其從細部切入的觀察方式,讓那些不著邊際的宏大敘事,相形見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