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文學理論入門都會對各種批評“學派”進行一番描述。理論被說成是一系列互不相容的“研究方法”,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論地位和批評責任。但是各種理論介紹所確認的理論流派——結構主義、解構、女權主義、心理分析、馬克思主義、新歷史主義——又有許多相同之處。這就是人們?yōu)槭裁丛u說“理論”這個大概念,而不僅僅是講那些具體的論述。介紹理論比較好的辦法是討論共同存在的問題和共有的主張,而不是概述各種理論流派;最好是討論那些重大的辯題,這些辯題并不是把一個“學派”置于另一個“學派”的對立面,而是討論各種流派內的明顯不同。如果把當代理論作為相互對立的研究方法或解讀方法,就會使理論失去許多其本身的趣味和力量,這種趣味和力量來自它對常識的廣泛挑戰(zhàn),來自它對意義的產生和身份形成的探討。我更傾向于選擇幾個題目,集中介紹關于它們的重要議題和辯論,并且談一談我認為從中已經學到的東西。 盡管如此,任何一位閱讀文學理論入門的人都有權希望有一個名詞解釋,比如什么叫結構主義,什么叫解構。我在附錄部分對主要批評學派或者流派做了一個簡要的描述。你可以先讀這一部分,或者最后讀,或者不時去翻一翻。希望你喜歡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