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世界哲學美國哲學史(上 第四卷)

美國哲學史(上 第四卷)

美國哲學史(上 第四卷)

定 價:¥64.00

作 者: 涂紀亮 著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涂紀亮哲學論著選
標 簽: 世界哲學

ISBN: 9787307058316 出版時間: 2007-10-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64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ㄒ唬?7世紀初至18世紀上半葉的殖民時期;(二)從18世紀中葉至18世紀末的獨立戰(zhàn)爭和建國時期,也就是那個崇尚民主和自由的“革命的理性時期”;(三)從19世紀初至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的“保守時期”;(四)從南北戰(zhàn)爭到19世紀末自由資本主義蓬勃發(fā)展時期;(五)從19世紀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時期,這也是美國開始形成自己獨立的哲學流派或哲學體系的所謂“黃金時代”;(六)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到20世紀末美國哲學在西方哲學舞臺上躋身前列的時期。由于美國哲學的發(fā)展與美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基本上處于同步狀態(tài),以上這種分期既反映了美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歷程,也反映了美國哲學發(fā)展的歷程。美國創(chuàng)建于1776年,迄今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與此相對應(yīng),美國哲學的歷史也相當短促,并且長期處于英、法、德等國家哲學的影響之下,直到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才開始形成自己的哲學流派,但到20世紀下半葉,美國哲學在許多領(lǐng)域內(nèi)已在當代西方哲學中處于領(lǐng)先地位,成為當代西方哲學的一個重要中心。因此美國哲學研究成為西方哲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作者簡介

  涂紀亮,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名譽理事長。著有《分析哲學及其在美國的發(fā)展》(兩卷)、《英美語言哲學概論》、《現(xiàn)代西方語言哲學比較研究》、《美同哲學史》(三卷)、《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思想研究》等論著,主編《當代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十卷)、《現(xiàn)代歐洲大陸語青哲學》、《費爾巴哈哲學史著作選》(三卷)、《當代美罔哲學論著選譯》(四卷)、《語言哲學名著選輯》、《維特根斯坦全集》(十二卷)等論著和譯著。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分析哲學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jié) 分析哲學的思想淵源
第三節(jié) 分析哲學的歷史演變
第四節(jié) 分析哲學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分析哲學的創(chuàng)立
第一節(jié) 戈特洛布?弗雷格(1848—1925)
一、心理的東西和邏輯的東西
二、詞和語句
三、概念和對象
四、含義和指稱
第二節(jié) 貝特蘭?阿瑟?威廉·羅素(1872—1970)
一、邏輯分析
二、邏輯原子論
三、邏輯構(gòu)造論
四、類型理論
五、摹狀詞理論
第三節(jié) 喬治·愛德華·摩爾(1873—1958)
一、對分析方法的闡述和應(yīng)用
二、對常識和日常語言的強調(diào)
第四節(jié) 路德維?!ぜs瑟夫·約翰·維特根斯坦
(1889-1951)
一、前期思想——《邏輯哲學論》
二、后期思想——《哲學研究》
第三章 邏輯實證主義的興起
一、兩類命題的區(qū)分和對形而上學的拒斥
二、經(jīng)驗證實理論
三、哲學的任務(wù)——“邏輯分析”
四、現(xiàn)象主義、物理主義和科學的統(tǒng)一
第一節(jié) 莫里茨·石里克(1882—1936)
一、哲學的任務(wù)和反形而上學的立場
二、關(guān)于實在的問題
三、意義和證實理論
四、關(guān)于身心問題
第二節(jié) 奧托·紐拉特(1882-1945)
一、物理主義
二、科學的統(tǒng)一
三、貫通論和整體論
第三節(jié) 維克托·克拉夫特(1880-1975)
一、演繹經(jīng)驗主義
二、價值理論
第四節(jié) 阿爾弗雷德·朱爾斯·艾耶爾(1910-)
一、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
二、意義和證實理論
三、形而上學和哲學
第四章 邏輯實證主義在美國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魯?shù)婪颉た柤{普(1891-1970)
一、反形而上學的立場和哲學的任務(wù)
二、可證實性、可驗證性以及驗證度
三、語形學和語義學
四、物理主義與科學的統(tǒng)一
第二節(jié) 漢斯·賴欣巴赫(1891-1953)
一、從唯理論到新經(jīng)驗論
二、概率的意義理論
三、歸納問題
第三節(jié) 赫伯特·費格爾(1903-1989)
一、意義理論
二、辯明和說明
三、心身同一論
第四節(jié) 卡爾·古斯塔夫·亨普爾(1905-)
一、經(jīng)驗意義的標準
二、經(jīng)驗陳述的驗證
三、科學說明
第五章 實用主義與分析哲學的結(jié)合
第一節(jié) 克拉倫斯·艾爾文·劉易斯(1883-1964)
一、意義理論
二、分析真理與經(jīng)驗知識
三、證實和辯明
第二節(jié) 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1882-1961)
一、操作和操作分析
二、操作分析與物理實在
三、真理理論
第三節(jié) 查爾斯·威廉·莫里斯(1901-)
一、指號與指號學
二、指號過程和指號行為
三、意謂和意旨
第四節(jié) 阿爾弗雷德·哈布丹克·斯卡貝
克·柯日布斯基(1879-1950)
一、普通語義學的基本原理
二、內(nèi)涵和外延
三、抽象概念理論
第六章 邏輯實用主義
第一節(jié) 威拉德·范·奧曼·蒯因(1908-2001)
一、對邏輯實證主義的挑戰(zhàn)
二、本體論的承諾
三、意義理論
四、“整體論”的經(jīng)驗檢驗理論
第二節(jié) 內(nèi)爾遜·古德曼(1906-)
一、現(xiàn)代唯名論
二、歸納邏輯理論
三、結(jié)構(gòu)簡單性理論
第三節(jié) 歐內(nèi)斯特·內(nèi)格爾(1901-)
一、科學說明的類型
二、科學理論的結(jié)構(gòu)
三、理論在認識中的地位
第七章 日常語言學派的形成
第一節(jié) 約翰·特倫斯·迪芬·威斯頓(1904-)
一、前期哲學思想
二、后期哲學思想
第二節(jié) 吉爾伯特·賴爾(1900-1976)
一、哲學的性質(zhì)和方法
二、身心問題
三、意義理論
第三節(jié) 約翰·蘭肖·奧斯汀(1911-1960)
一、語言分析
二、知覺理論
三、言語行為理論
第四節(jié) 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勞森(1919-)
一、指稱、意義和真理
二、日常語言的邏輯
三、描述的形而上學
第八章 日常語言學派在美國的影響
第一節(jié) 羅德里克·齊碩姆(1916-)
一、感知問題
二、“感覺材料的謬誤”
三、基礎(chǔ)論的認識論
第二節(jié) 約翰·塞爾(1932-)
一、言語行為理論
二、意義理論
三、指稱理論
第九章 從批判理性主義到歷史社會學派
第一節(jié) 卡爾·萊蒙德·波普爾(1902-)
一、反歸納主義、證偽原則與分界標準
二、科學發(fā)展理論
第二節(jié) 托馬斯·薩謬耳·庫恩(1922-)
一、范式論
二、科學發(fā)展的動態(tài)模式
第十章 科學實在論的興起
第一節(jié) 威爾弗利德-塞拉斯(1912-)
一、明顯的影像和科學的影像
二、“所與”與理論實體
三、感覺、知覺和思維
四、意義、辯明和真理
第二節(jié) 希拉里·普特南(1926-)
一、指稱與實在
二、辯明與合理性
第十一章 語言哲學中的新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唐納德·赫伯特·戴維森(1917-)
一、真理論和意義論
二、解釋理論
第二 阿夫蘭·諾姆·喬姆斯基(1928-)
一、轉(zhuǎn)換生成語法
二、轉(zhuǎn)換生成語法的唯理論哲學基礎(chǔ)
第三節(jié) 索爾·克里普克(1941-)
一、名字和指稱
二、先驗性和必然性
三、真理問題
第四節(jié) 里查德·麥凱·羅蒂(1931-2006)
一、語言哲學的困難和哲學發(fā)展的前景
二、分析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
第十二章 結(jié)束語
第一節(jié) 經(jīng)驗和經(jīng)驗論
第二節(jié) 哲學和科學
第三節(jié) 哲學和語言
第四節(jié) 分析方法
第五節(jié) 證實、證偽與效用
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