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年的思想形成了這本我在很久以前就打算要寫的“書”,一本關于馬克思未曾寫的有關雇傭勞動的書。我確信,(而且我也向我的學生保證)我給出了許多在《資本論》中提出的問題的答案。除了重點研究工人和理論實踐之外,在這本書中還會直接涉及現在存在的斗爭,或者說,這本書能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一個有趣的學術上的解釋而已。本書的另一部分思想是我偶爾遐思的結果。在題為《壟斷資本的理論形態(tài)》的論文中,我反過來研究馬克思探討過的資本的本質和在走向集中(壟斷)時的資本競爭之間關系等問題。我嘗試準確地表示出資本的競爭是如何利用資本本身的內在規(guī)律的,這正是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反復強調的問題。在國際競爭日益加劇的時代,人們提出的問題是:競爭和雇傭勞動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競爭也是一種實現雇傭勞動內部發(fā)展趨勢的手段嗎?顯然,馬克思否認將這兩個問題相提并論,但是,為什么這兩個問題是不對稱的呢?我在1987年發(fā)表的題為《雇傭勞動的政治經濟學》的論文中給出了這一問題的答案。在這篇論文中,我提出了一個馬克思的“可替代的政治經濟學”這一概念。這是本書第5章的基礎(現在也是第5章)。本書中其他一些思想形成于1973年以來的努力,顯然,這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甚至在這一過程中,我所期望的也僅僅就是一些資料的充實。新的問題、新的角度還在不停地涌現。這些都成為本書最為重要的觀點和問題。當然,本書仍然保留了一些尚待進一步完善的觀點。讓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成為一個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一想法無疑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