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用、適用。首先是注重“理”與“例”的關系,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盡量減少枯燥死板的理論,以生動、貼近生活實際的示例詮釋理論;其次,注重“講”與“練”的關系,力求精講多練,以“訓練”作為課堂教學的主線,訓練點的設置注重實用價值,盡可能選取職業(yè)院校學生具有共性、專業(yè)覆蓋廣、使用頻率高的技能作為訓練,訓練設計盡可能貼近社會交際的需要;最后,注重模仿訓練與獨特風格的關系,既關注口語技能普遍規(guī)律,以模仿促提高,又考慮到現(xiàn)實生活中“情境多變”的特點,訓練點不拘一格,充分拓展學生氣質差異,授人以漁,使每一個學生都具有運用多種風格進行表述與交流的能力,最終形成自己個性獨特的口語風格。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教材內容的選擇和編排,充分考慮了職業(yè)學校學生學習特點和實際需求,遵循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理論知識的講授,力求深入而又淺出;語言的運用,講究簡明并且通俗。三、精而謹。課程內容緊扣交際需要,基礎性、發(fā)展性、價值性力求統(tǒng)一;全書結構嚴謹、重點突出,既可作為職業(yè)院校公共課程,也可作為教師及其他行業(yè)從業(yè)人員普通話考級輔導用書。